您的位置:首页 > 社会

孤独症日:这些“信号”家长需注意

发布时间:2023-04-02 12:55:20 来源:来源:新华网 编辑:佚名 浏览:

新华社天津4月1日电(记者白佳丽、尹思源)4月2日是第16个世界孤独症日。专家提示,孤独症多出现于儿童早期,3岁之前就可能明显表现出异常。如早发现、早干预,大多数轻症患儿可通过融合教育回归社会正常生活。

天津市儿童医院心理科主任医师石萍介绍,孤独症是一种以社交沟通障碍、兴趣或活动范围狭窄,以及重复刻板行为为主要特征的神经发育性障碍,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社交技能、言语沟通技能受损,同时伴有一定的行为障碍和智能障碍。

“社会上一些人认为孤独症就是心理疾病,实际上并不能简单地画上等号,但的确有一些孤独症儿童也有心理疾病的症状。”石萍说,孤独症发病还存在性别差异,从临床来看,男孩发病率要高于女孩。

石萍提示,孤独症越早确诊,并正确地进行引导训练,能够极大地提高患儿的社交和认知能力,可以取得更好的康复效果。目前,大多数孤独症患儿会在2岁到3岁之间因语言发育迟缓而就诊,但也有部分患儿就诊时已错过最佳干预年龄。

针对如何早期识别孤独症,石萍表示,一些人认为孤独症儿童通常就是“不太爱讲话”,实际上这是对孤独症认识的一个误区。要做到“早发现”,家长应注意儿童成长中的多种“信号”,通常可以通过观察儿童是否存在“五不”行为,即不看或少看,不应或少应,不指或少指,不语或少语,不恰当的使用物品和不恰当的言语表达。同时观察儿童是否存在社会交往障碍,兴趣爱好单一,重复做同一件事情,说话少、不说话或赘述等情况。一旦发现儿童有此类行为或类似表现,应引起家长的重视,并及时就医,寻求医生的专业判断。

石萍表示,如家长发现儿童有相关早期症状,应尽早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临床上,我们看到一些家长在潜意识中逃避已发现的相关症状,导致患儿就诊时间一拖再拖,后期康复过程将变得更加困难。”

专家也呼吁,希望社会能给予孤独症儿童,以及他们的照顾者和专业工作者更多的理解、包容和支持,消除部分患者及家属的“病耻感”,帮助孤独症患者更好地融入社会。

声明

  一、本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二、标注《大视野新闻网》来源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并注明来源及作者。

  三、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阅读

“我是省国家安全厅侦察处的处长,你放心,有我在,保你没事。”这是李某冒充国家安全机关工作人员开展诈骗活动时的惯用话术。目前,李某因冒充国家安全机关工作人员开展诈骗活动,已被有关部门依法采取刑[详细]

2024-01-19

据中央气象台网站消息,预计18日至19日,内蒙古、陕西及华北、黄淮部分地区仍有降雪,贵州、湖南、江西和广西等地雨势较强。2024年的首场寒潮天气过程将于20日开始影响我国中东部,气温下降明显,寒意逼人[详细]

2024-01-19

2023年12月,集章爱好者在“最中国·文博市集”活动现场盖章。活动方供图2023年12月的一天,初雪后的北京气温骤降,西单·THE NEW更新场的B1层却人头攒动,人们出行的热情似乎丝毫没有受影响。这里正在[详细]

2024-01-19

随着消费场景的拓宽、服务及产品供给的增加、顶层设计的逐步完善,更多专业类健康消费将涌现出来,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居家检测、保健食品、滋补养生……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和生活方式[详细]

2024-01-19

1月19日凌晨,华中农业大学在官方微博发布情况通报。通报里说,针对2024年1月16日网上关于华中农业大学教师黄某某学术不端等问题的举报信息,学校学术道德委员会成立调查组开展调查,在已调查材料中发现[详细]

2024-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