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26日,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们正在电商直播实战基地练习直播带货技能。王昊摄/光明图片
2022年12月25日,第九届安徽省职业技能大赛在芜湖机械工程学校举行。肖本祥摄/光明图片
2022年12月25日,第九届安徽省职业技能大赛在芜湖机械工程学校举行。肖本祥摄/光明图片
3月1日,河北省涿鹿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学生在上实操课。陈晓东摄/光明图片
求职路上,有这样一群年轻人——他们从职业院校走向社会,从学校实训中心走向企业、工厂;他们手握技术,就业率高,但就业质量、薪酬待遇却不尽如人意……
他们,是一个数量庞大的群体。日前公布的2022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基本情况显示,2022年,全国普通本科招生467.94万人,而高职(专科)招生538.98万人,另有五年制高职转入专科招生54.29万人,职业本科招生7.63万人,已连续4年超过普通本科招生规模。可以说,从职业院校走出的学生已逐渐成为青年就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有哪些就业困惑,最为关心的问题又是什么?这一期,记者继续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为其答疑解惑。
求职要在“硬”“软”“精”上下功夫
学生提问:求职路上,职业院校毕业生如何才能获得市场青睐?
西南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所长林克松: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职业院校学生若要在激烈竞争中突围而出,获得市场青睐,需要在“硬”“软”“精”三方面下功夫。
首先,要夯实“硬”技能。硬技能,即从事某项工作所需要的技术技能与知识,是就业竞争的必备基础。例如,应如期获得相应的学位证书和各类资格证书、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把握求职方法技巧等。因此,职业院校学生在学习阶段,要积极利用校内资源,整合校外资源,以“为我所用”服务自主学习。同时,合理利用学校提供的实训机会、技能比赛机会,夯实自身“硬”技能,进而凭借实训经验与过硬技能在求职时赢得先机。
其次,要发展“软”实力。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市场不再满足于职业院校学生的专业技能,也对学生“软”实力越发重视,这就要求学生时刻提醒自己,要更加注重综合素质的发展。如职业道德与素养、表达能力、沟通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集体协作能力等。需要强调的是,目前看来,跨岗位、跨职业、跨行业的职业变动与职业迁移已成必然。基于此,学生在形成某一具体职业技术技能的同时,也要铸造自身对环境变化的迁移应变能力,以适应职场中的主动或被动变化。这不仅是获得市场青睐的有效砝码,更是通向未来幸福职业生活的重要基础。
最后,要做好“精”定位。一是自身定位精准。学生需以务实的心态认真审视自我、正视自我——能做什么、想做什么、怎样做以及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深入剖析自身的优势与短板、兴趣方向、职业理想等,找准自身在现阶段市场人才需求结构中的职业定位。要在充分认识自己、了解现实的基础上,做到高点定位与低点起步相结合。切忌让浮躁心态毁了对定位的把握,以致眼高手低、好高骛远,错失了合适的就业机会。二是择业目标精准。学生要理性分析身处的就业环境,结合自身定位,确定适合自己的择业目标。只有将自身当前的职业能力、职业选择与当下社会需求适切接轨,才能获得企业青睐,也才有自我持续发展的保障。总之,择业目标要遵循有利于个人素质优势、有利于自身发展、有利于顺利就业等原则。
从生手到老手要学、看、练、钻相结合
学生提问:自己在学校学到的技术,到了企业可能会用不到,还需要重新学。该如何解决这样的问题?
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总督学池云霞:这个问题,几乎是我们每个人从学校步入社会、走向工作岗位都会遇到的问题,不必太过担心。
多年来,为使人才培养能够满足产业和企业转型升级需要,职业院校一直在主动应变,不断深化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比如,通过实施“校中企”“企中校”等模式,紧贴企业生产实际,让课堂和生产线联动起来,把实训基地、技能培训基地和技术创新平台建在企业。比如,通过开展学徒制培养、订单培养,把企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等及时融入课程,学校教师和企业专家共同参与学生培养,等等。事实已经充分证明,这些举措大大缩短了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距离,为学生毕业后快速胜任实际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需要提醒的是,学生在校期间一定要好好学习,夯实基础,在校习得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为大家胜任岗位工作储备了知识技能与可持续发展能力。当然,从毕业到完全胜任新的工作,需经历生手、新手、熟手、能手和老手等许多阶段,有一个将学校所学知识技能转化为岗位工作能力的过渡期,此时要调整好心态,不要被初期工作的不熟、不顺等因素影响。
让学生快速胜任工作,我认为可在四个方面努力:
一要充分利用好企业的定期岗位培训。企业的岗位培训针对性很强,既有员工素质培训、也有新技术新设备的培训,它能帮助新入职毕业生把在校学到的系统化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转化为岗位工作能力,还能帮助毕业生更好更快适应企业氛围。
二要善于向带你的“师父”虚心学习。企业一般会根据岗位需要,以“一徒一师”或“一徒多师”等形式帮助新员工快速成长。“师父”也同样有从生手、新手成长为岗位技术能手的经历,他们在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经验,因此要多与“师父”沟通交流、向“师父”虚心请教,要学、看、练、钻相结合,这会帮助毕业生少走弯路、快速成为熟手甚至能手。
三要经常与优秀学长学姐沟通交流。尤其是那些和自己工作岗位相同或相近的学长学姐,他们大多也经历过类似困惑,通过交流,可以了解他们如何克服困惑和快速提升岗位技能。借鉴他们的学习和成长经验,帮助自己缓解新入职的心理焦虑,明确成长路径,促使自己迅速转变、快速成长。
四要多向母校老师请教。对母校和老师来说,无论什么时候都非常愿意帮助自己的学生,因此,学生在工作中遇到什么问题,都可以和老师们聊聊,他们会综合分析问题原因、帮助寻找解决方法,这样也会助推学生高效快速度过适应期。
树立多元化就业思维制定长远职业规划
学生提问:发展空间不大也是我们普遍面临的难题之一。即便找到一份工作,可能也干不长,毕竟没啥发展前景。该如何拓展职业前景?
天津职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张秀阁:引导学生将个人需求与社会需要统一起来,才能走上正确的职业发展道路。在竞争激烈的当下,职业院校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要做好自身定位,坦诚面对从基层工作干起、“起薪不高”的社会现实。在毕业后的职业发展过程中,学生既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又要认清短板,积极弥补完善,化被动为主动,这样才能在职场竞争中处于有利位置。
首先,要提升自身竞争力。学生要想在社会中立足,除了具备扎实的专业技术技能外,还要努力拓宽知识范围和眼界,积极主动参与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以提升应变与创新能力。还应结合自身特点、特长、所学专业等,正确设定职业发展目标,审视内外部发展环境变化,明确就业方向,及时调整就业步伐。
其次,要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学生应摒弃传统的就业观念,树立积极的求职态度,打破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铁饭碗”的惯性追求,树立新形势下的多元化就业思维。应结合自身情况,明确未来发展目标,把当下的工作与今后的职业发展相结合,明晰自己在相关职业发展方面的核心竞争力,进而钻研、深耕这一领域。要进一步转变就业观念,拓宽就业渠道。当前线上教育、网络直播、线上医疗服务、生鲜电商、物流配送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新的社会需求促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和升级,各行各业迎来新发展机遇的同时,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对此,毕业生要审时度势,积极拥抱新机遇,并在机遇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天地。
最后,要设立长远职业规划,立足社会需求和变化趋势确定职业规划。职业规划的设计要根据自身兴趣、能力、特长等合理选择发展方向,进而激发个人发展的内在动力。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学生还要提高自身的创新意识及实践能力,通过兼职或实习等社会实践活动,丰富自己的工作经历、提升专业技能,以便满足工作岗位要求。
不必为升学焦虑职教高考为你铺设道路
学生提问:继续读书深造是很多同学的愿望和目标,但职校学生往往学习成绩都不好。面对这样的情况,是否应该坚定走深造的路?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员聂伟:读书深造,是每个学生的受教育权。进入新时代以来,职教本科取得实质性进展,职业教育发展层次的天花板被打破,职校学生升学渠道被打通,升学机会大大增加,高职学生可以通过专升本、3+2专本贯通等方式继续接受本科教育,中职学生则渠道更为多样,基本不存在升学障碍。
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普及化程度逐渐提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连年提高,高等教育机会已不再是稀缺资源,上大学也已不再困难。只要学习者有意愿,基本上都可以获取学习机会,实现人生价值。与此同时,随着中国式现代化进程推进,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大多数家庭对孩子尽早就业谋生、赚钱补贴家用的需求越来越低,这也为学生提供了更有力的求学支持。
受教育传统和考试取向的影响,职校生普遍对考试升学有畏惧心理,往往不够自信。在我看来,这个问题正在逐步得到解决,职教高考试点多年,现已正式写进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作为与普通高考相对应的另一类招生考试路径,职教高考体现了职业教育特色、符合职业教育教学规律,专门为职校生开设,为他们人生出彩提供了广阔舞台。因此,大家大可不必为升学焦虑,我可以明确地告诉大家,现在的考试与之前不一样了。
最后要强调的是,升学与否,都不必计较一时的得失。如果有好的就业机会,还是可以优先就业,在社会历练几年之后,对自身素质和职业能力需求有了更为清醒和明确的认识,再回炉深造,渠道依然很畅通。随着我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深入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愈发成熟、自信、开放,加之终身学习理念深入人心,会有越来越多人走进学校充电、提高,这也是国家文明进步的表现。除此之外,大家还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读书深造、延迟就业,不是躲避工作、逃避社会,而是积蓄能量,提高竞争能力,增加自身砝码,进而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贡献更大力量。
(本报记者晋浩天)
声明
一、本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二、标注《大视野新闻网》来源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并注明来源及作者。
三、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阅读
2024-01-19
2024-01-19
2024-01-19
2024-01-17
2024-01-17
最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