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能源

中国持续增绿为世界交出“绿色答卷”

发布时间:2023-04-07 15:37:39 来源: 编辑: 浏览:
农谚有云:“植树造林,莫过清明。”每逢此时节,从南到北,从党和国家领导人到普通民众,全民义务植树在中国蓬勃开展,绿色发展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自觉。

森林是陆地生态的主体,是人类生存的根基。中国总体缺林少绿、生态脆弱,一直坚持数量质量并重,深入实施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


河北塞罕坝机械林场内的望海楼(资料照片)。新华社记者 牟宇 摄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每年造林面积都在1亿亩以上。

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是推进国土绿化的有效途径。1981年,中国通过《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次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实施办法》。

从1982年植树节开始至2021年12月,中国适龄公民累计有175亿人次参加义务植树,累计植树781亿株(含折算)。爱绿植绿护绿的文明风尚、植树造林的责任意识持续增强提升。

近年来,全国绿化委员会出台《全民义务植树尽责形式管理办法(试行)》,将尽责形式扩展到造林绿化、抚育管护、认种认养、捐资捐物、志愿服务等八大类50多种。

中国不断创新义务植树方式方法,“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全面推开。多地打造绿化认建认养捐赠平台,推出古树名木认养等捐资项目,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植树活动,营建纪念林。

从引入无人机飞播造林种草技术到丰富植物配置模式,各地探索用科技手段努力增绿,悉心护绿。在内蒙古,10秒种一棵树的微创气流植树法为连绵沙丘披上了绿衣;在天津,新研发的绿色生态屏障综合监管平台,可实时监测林田水草的变化,降低造绿、护绿成本。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的生态蕴含着无穷的价值。曾经“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塞罕坝,经过一代又一代务林人的努力,如今已建成百万亩人工林海,成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林场职工年均收入10万元。

甘肃省八步沙林场三代人40多年来先后完成治沙造林超25万亩,管护封沙育林草面积43万亩,压沙造林与培育沙产业、发展生态经济结合,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中国的绿色版图不断扩大。荒漠化土地面积由上世纪末年均扩展1.04万平方公里,转变为年均缩减2424平方公里。

“国土绿化水平不断提升,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共赢。”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研究员屈建军说,“这样的绿色发展就是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鲜明特征。”

中国的国土绿化之路,就是坚持自然恢复为主,人工修复与自然恢复相结合,推动山水林田湖草沙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走科学、生态、节俭的绿化之路。


3月10日,在位于重庆市璧山区八塘镇阳龙村的缙云山脚下,社会各界人士在进行植树活动。新华社记者 唐奕 摄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科学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

“十四五”时期,中国进一步推动国土绿化高质量发展,充分考虑水资源承载能力,以水定绿、量水而行,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荒则荒,推进林草一体化,积极采用乡土树种草种开展绿化。

中国是全球“增绿”的主力军。数据显示,2000年至2017年间,全球新增绿化面积中约四分之一来自中国。

英国《自然》旗下期刊曾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认为,自2000年以来,我们的地球正在变绿,其中中国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努力功不可没。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杨竺松认为,中国的持续增绿还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做出了中国贡献,为世界创造了更大的发展红利。

作为《巴黎协定》的积极践行者,中国向全世界承诺:到203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5%左右,森林蓄积量将比2005年增加60亿立方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

专家估算中国森林碳汇每年的贡献达20亿吨以上。随着森林质量不断提升和森林面积不断扩大,森林碳汇的贡献会不断提升,森林生态系统的综合效益将逐步显现。

“中国以绿色的面貌走向世界,中国绿色发展理念值得借鉴。”沙特国家植被发展和防治荒漠化中心传播事务部总监阿卜杜勒-拉赫曼・达希勒说。

目前,中国森林面积2.31亿公顷,森林覆盖率达24.02%,草地面积2.65亿公顷,已经成为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多的国家。

按照规划,到2035年,中国森林覆盖率将达到26%、森林蓄积量达到210亿立方米、天然林面积保有量稳定在2亿公顷左右。(参与采写:程楠)

声明

  一、本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二、标注《大视野新闻网》来源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并注明来源及作者。

  三、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阅读

1月16日,来自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消息,2023年,全省新能源发电量达41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6%,新能源发电利用率达99.78%,居全国领先水平。 省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上述成绩得益于云南全力统筹[详细]

2024-01-19

近日,工信部发布了造船业最新数据,中国造船业三大指标连续14年位居世界第一,中国成为全球唯一一个三大指标实现全面增长的国家。 2023年,被称为“海上石油加工厂”的高端大型海工装备――浮式生产储[详细]

2024-01-19

当地时间1月16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李强在达沃斯国际会议中心出席世界经济论坛2024年年会并发表特别致辞。世界经济论坛创始人兼执行主席施瓦布主持。 李强表示,本次年会以“重建信任”为主题,非常契[详细]

2024-01-19

中美两国都是碳排放大国,气候关系上大体保持密切合作。最近,两国的气候特使在同一周内相继宣布卸任,这将给国际气候谈判带来不确定性。 1月12日,生态环境部发布消息称,解振华由于身体原因,卸任中国气[详细]

2024-01-19

上海1月16日电 中国第一例MOSS球罐型液化天然气运输船(LNGC)改装浮式储存气化装置(FSRU)项目――格里亚LNGC改装普罗米修斯FSRU项目,16日在上海崇明长兴岛的中远海运重工2号码头交付,这是中国企业[详细]

2024-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