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全 南开大学金融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联储证券董事兼首席经济学家
2022年伊始,中国外部纷扰加剧。从供给端来看,全球初级原材料价格仍处于高位,原油、天然气等大宗商品价格飙升,给全球经济在后疫情时期的复苏蒙上了阴影;从需求端来看,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发达经济体物价指数屡创新高,新兴经济体收入增长缓慢,全球消费不畅。在外部波动的压力下,中国应以前所未有的战略定力,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基本框架下深化改革,全面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十四五”规划进入纵深发展奠定基础。
国际宏观经济形势展望
全球经济在开年以来承受着复苏放缓甚至下行的压力。各国特别是主要发达国家在疫情后的刺激政策叠加供给不足等诱因,导致全球性通货膨胀的预期加剧。美国CPI延续自去年年中以来就呈快速增长趋势,1月份同比增长7.5%,创下四十年来新高。目前欧元区通胀指标也已超过5%。且随着俄乌冲突,全球扰动因素加剧,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类价格持续上涨,这种趋势若继续下去,则有可能导致全球通胀预期的目标再次被提高。
在此背景下,美欧央行此前均已开始缩减购债规模,年内美联储多次加息或将成为大概率事件,欧洲央行加息时间也有可能提前至年内。但是,如果美欧等发达国家的货币政策整体转向,则会对全球尤其是新兴经济体的货币政策造成压力,并将给全球经济的复苏预期蒙上阴影。
我们同时还需要关注全球治理体系面临的压力。近年来区域冲突不断,其背后是全球壁垒的抬高,以及对国际贸易、金融的抑制增加。随着多边贸易受阻,区域贸易和金融合作有强化的需求。但随着区域争端迭起,全球供应链的压力越来越趋于显著。同时,国际货币体系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近日环球银行间金融通信协会(SWIFT) 国际结算系统表示,准备在未来几天实施西方国家针对俄罗斯某些银行的新措施。此前,美国和欧盟、英国及加拿大等国发表联合声明,宣布禁止俄罗斯的几家主要银行使用SWIFT国际结算系统,以作为针对俄罗斯的最新制裁手段。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称,这将阻止这些银行在全球范围内开展大部分金融交易,并有效地阻止俄罗斯的进出口。可以肯定的是,如果相关制裁得以实施,将会对全球货币体系造成前所未有的冲击。
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展望
中国目前已进入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建设期,“十四五”规划也已开启了第二个年头,随着“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基本架构有效落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工作均有序展开,改革正在步入深水区。但外部形势复杂严峻,对中国经济复苏会造成压力。此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调低了对全年经济形势的预期,我们也认为未来一段时间全球经济将处于中低速增长的状态,在外部形势的影响下,中国经济很难独善其身,经济增长仍然承压。但从中国自身发展来看,无论是针对疫情的积极防控,还是后疫情时期对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的政策支持,都取得了显著的政策成效,为稳增长的预期起到了良好的支撑。
具体来看,中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对高质量发展有着明确的要求,又必须面对复杂的外部形势和内部结构调整的压力。这就要求我们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基本架构、“双碳”的发展背景以及共同富裕的愿景下,开启新一轮需求结构的全面优化,实现高质量发展。
坚定改革目标,稳中求进
基于中国经济稳增长的大趋势,今年我们应继续坚定改革目标,实现稳增长中的高质量发展。具体来看,疫情对中国的消费影响较大,而收入增长、社会保障的完善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短期内促进消费的快速增长是有难度的;外部扰动因素又对进出口形成抑制作用,这种局面短期内恐难改观。因此,年内的经济支撑可以在稳增长的投资领域进行布局。
具体可以从两方面来解决。一是房地产领域的稳定发展。近年来房地产领域调控成效卓著,房价增长过快、挤压消费的形势有了不小缓解。但在房价下行趋势下,相关产业链的融资困境频现,有可能形成金融风险的诱因,因此对房地产行业的柔性监管和有序发展是稳增长的重要基础。二是基建领域对经济的持续拉动。非常时期的基建托底对于经济增长格外重要,但我们又要避免产生大量低效投资甚至无效投资,这就要在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下,围绕“十四五”规划中基建先行的领域有序推进投资,为稳增长提供基础保障。
声明
一、本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二、标注《大视野新闻网》来源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并注明来源及作者。
三、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阅读
2024-07-07
2024-06-02
2024-06-02
2024-05-18
2024-05-11
最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