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汽车

车险自主定价系数区间4月底再扩大 “好车主”车险价格最多可再降23%

发布时间:2023-04-26 22:30:56 来源: 编辑: 浏览:

  本报记者 冷翠华

  车险综合改革正在持续推进。记者从业内了解到,4月28日晚,将有部分地区正式执行最新的商业车险自主定价系数浮动区间。这也意味着车险定价进一步放开,“好车主”的车险价格将进一步下降,高风险车主的保费将进一步上涨。

  同时,受访业内人士表示,自主定价系数浮动范围扩大将使市场竞争更加激烈,车险市场保费短期可能有所下降。但从之前车险综合改革的实践来看,市场整体平稳,实现了“降价、增保、提质”的阶段性目标,预计此次自主定价系数区间进一步扩大之后,险企的费用竞争将更加克制,市场整体保持平稳。

  车险自主定价系数

  扩大浮动范围将分批执行

  “北京地区非新能源汽车新版费率标准确定于2023年4月28日24时切换上线。”根据北京银保监局近日下发的《关于北京地区扩大非新能源汽车示范条款自主系数浮动范围有关工作要求的通知》,本次调整将非新能源汽车商业保险自主定价系数浮动范围由[0.65至1.35]扩大为[0.5至1.5],新能源汽车自主系数浮动范围暂不调整。

  “我们正在报备产品并进行系统联调测试,第一批产品的报备时间是4月10日至4月15日,中国银保信平台正在和各保险公司联调测试系统。”一家财险公司车险负责人向《证券日报》记者介绍。

  另据一位业内人士介绍,此次扩大商业车险自主定价系数浮动范围将分批执行。已经确定纳入第一批(4月28日晚切换)的地区包括北京、福建、厦门、河南、宁夏等;明确在第二批(5月31日晚切换)的地区包括山东、青岛、宁波、浙江、江苏、安徽等。“还有11个地区也很可能在第一批执行,目前当地银保监局还没有明确正式发文,但准备工作都在紧密推进。”该人士表示。

  业内人士表示,由于新能源车险于2021年年底上线,到目前还只经历了去年一个完整年度,时间尚短,因此暂缓调整。

  “好车主”和高风险车主

  车险价格相差更大

  此次改革后,同一型号的车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保险公司可以在更大范围内采用不同的自主定价系数,“好车主”将获得更加优惠的车险价格;同时,不同保险公司对同一辆车采取的定价系数不同,会使得同一车主在不同险企间询价结果差异较大,这就必然带来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理论上,“好车主”的车险价格在原有基础上最高还可以再下降23%;同时,高风险车主的车险价格在原有基础上最高还将上涨11%。同时,同一型号的汽车,最高的车险价格可以达到最低的车险价格的3倍。

  从保险公司角度看,自主定价系数范围扩大了,意味着自主权更大了,但这对其识别“好车主”的能力,以及精准定价能力的考验也就更大了。

  长安保险车险部副总经理白魁耀表示,自主定价系数区间从[0.65至1.35]扩大为[0.5至1.5],预期低风险客户的车险价格会进一步下降,但高风险客户的保费价格有可能会上涨,保费水平与风险水平的匹配更加科学、合理。从车险市场整体来看,预计短期保费价格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他表示,此轮系数区间扩大后,赔付率波动区间由原来的2.1倍增加到3倍,定价的准确性不仅影响客户保费水平的合理性,还将对险企经营结果有更加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综合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提升定价的准确性和科学性,进一步综合运用保险科技提升车险的数字化运营、降低运营成本提升竞争力,是各车险经营主体努力的方向。

  人保财险总裁于泽在近期举行的2022年业绩说明会上表示,预计此次自主定价系数区间扩大后,不会出现严重的非理性竞争。

  今年车险综合赔付率

  可能上升

  车险自主定价系数区间范围扩大,可能对车险保费造成短期冲击,叠加今年车辆出行全面恢复常态的影响,业内人士认为,预计车险赔付率将有所提升。

  2020年9月19日,车险综合改革正式实施。2021年,受改革的短期冲击,行业实现车险保费收入7773亿元,同比下降5.7%;2022年,车险综合改革对车险保费的短期冲击逐渐减弱,行业实现车险保费8210亿元,同比增长5.6%,且去年受疫情影响车辆出行减少,险企的车险经营好于预期。

  从今年的车险保费收入来看,银保监会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两个月,车险保费为1346亿元,同比增长6.7%。业内人士认为,随着社会经济生活全面正常化,预计车险保费将持续稳定增长,但车险综合赔付率预计也将有所上升,险企还需要进一步优化业务结构、提升风险定价能力和精细管理能力,降本增效,持续改善经营。

声明

  一、本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二、标注《大视野新闻网》来源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并注明来源及作者。

  三、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阅读

    近日,在江苏连云港港东方港务分公司码头,滚装轮停在泊位装载出口汽车。 王 春摄 (中经视觉)   2023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累计完成3016.1万辆和3009.4万辆,产销量创历史新高,连续15年稳居[详细]

2024-01-19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汽车行业正经历着一场智能化的革命。在这个充满变革的时代,比亚迪以其卓越的技术实力和创新精神,再次站在了智能汽车的前沿。近日有幸亲身体验了比亚迪全新的智能汽车科[详细]

2024-01-19

  汽车产销迈上3000万辆新台阶、汽车出口问鼎全球……2023年,对于汽车行业而言,堪称最“卷”的一年,却也是收获颇丰,超出预期的一年。在国家有关部门一系列促消费政策的推动下,在全体汽车人的共[详细]

2024-01-19

  1月11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消息,2023年中国汽车产销量首次双双突破3000万辆,创下历史新高,其中汽车出口达491万辆,中国有望成为世界第一汽车出口国。  在如此之高的数据下,有几大特征值得[详细]

2024-01-19

  1月16日,飞行汽车概念异军突起,板块指数一度放量涨近4%。截至A股收盘,18家飞行汽车关联企业上涨,其中山河智能涨停,光洋股份、长源东谷涨超9.97%,广汽集团亦涨0.59%。记者留意到,近期飞行汽车好[详细]

2024-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