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蚂蚁集团数字科技开发者大会上,IEEE(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发布全球首个跨链标准。跨链技术将进入标准化时代,世界Web3开放生态打通“语言障碍”,从局域网走向互联网。该标准于2020年5月立项,由蚂蚁集团、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国网电力、百度等20家企业机构、50多位工作人员历时3年,共同编撰完成。
随着全球数字经济增速发展,区块链技术进入大规模应用阶段。《区块链白皮书(2022年)》显示,截至2022年9月,全球共有区块链相关企业6914家。因各家企业技术差异,各条链之间形成一个个信息孤岛,客观上不利于互联互通,影响各机构间的高效协作。
IEEE计算机协会区块链和分布式记账标准化委员会主席李鸣在发布会上表示:跨链技术的意义在于打破数据孤岛,让价值跨过链和链之间的障碍,进行直接流通。而发布跨链标准的意义是约定了统一的通讯协议,就像是让以往用不同方言的人们开始说普通话,将极大降低互通成本。
据介绍,这项代号为 P3205 的跨链标准全称是跨链数据认证及通讯协议(Standard for Blockchain Interoperability-Data Authentication and Communication Protocol),是一种面向同构及异构跨链的数据认证及通讯协议,旨在解决异构跨链的底层基础的数据互认问题,并搭建链间通讯通路,允许区块链之间在多个应用层次通用灵活地进行多种模式的跨链互操作。该标准于2020年5月立项,由蚂蚁集团、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国网电力、百度等20家企业机构、50多位工作人员历时3年,共同编撰完成。
作为此次标准的主要发起方之一,蚂蚁链自2018年开始探索跨链技术,2019年发布了跨链商业化产品ODATS, 已在司法、金融、版权等多个场景中得到适应性验证,并在全球获得了超过60项跨链专利授权。蚂蚁链技术总监闫莺表示,为推广此次发布的IEEE国际跨链标准,蚂蚁链基于此标准的研发跨链技术服务AntChain Bridge将向社会开源,邀请开发者一同推动世界Web3的互信协同。
声明
一、本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二、标注《大视野新闻网》来源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并注明来源及作者。
三、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阅读
2024-01-19
2024-01-19
2024-01-19
2024-01-19
2024-01-19
最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