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持续发挥投资关键作用(经济新方位·首季数据观察)

发布时间:2023-04-28 16:44:30 来源: 编辑:佚名 浏览:

  图为安徽合肥少荃体育中心工地,工人在加紧施工。

  张 敏摄(影像中国)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制图:蔡华伟

  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经济运行情况显示:一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107282亿元,同比增长5.1%;扣除价格因素,同比增长7.1%,增速分别比上年全年和同期加快2.2个和4.5个百分点。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副部长、研究员许召元分析,扣除价格因素,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增长为2017年以来较高水平,对经济发展起了重要的需求拉动作用。

  国家统计局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司司长翟善清对一季度投资情况进行了分析——

  基建和制造业投资支撑有力。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8.8%,拉动全部投资增长1.8个百分点。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7%,拉动全部投资增长1.7个百分点。

  大项目投资带动作用明显。计划总投资亿元及以上项目投资同比增长12.3%,增速比全部投资高7.2个百分点,拉动全部投资增长6.3个百分点。

  高技术产业投资快速增长。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6%,增速比1—2月份加快0.9个百分点,比全部投资高10.9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5.2%,增速比制造业投资高8.2个百分点。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20.7%,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投资增长19.9%。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同比增长17.8%,增速比服务业投资高14.2个百分点。

  社会领域投资增势良好。一季度,社会领域投资同比增长8.3%,增速比1—2月份加快0.2个百分点。

  展望下一阶段,稳投资潜力大、空间广。

  先看制造业投资。“我国制造业规模连续多年位于世界第一,是我国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石,具有较强竞争优势,但在一些关键环节还存在短板。”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认为,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背景下,制造业改造升级潜力巨大。

  再看基建投资。在付凌晖看来,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取得显著成绩,但城乡、区域基础设施条件还存在差异,交通、水利、能源领域还存在弱项,需要加快补齐,“同时,5G、充电设施、大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需求扩大。”

  “我国仍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均资本存量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突破科技等方面的瓶颈制约、加快创新驱动、推动高质量发展都需要增加投资。”付凌晖分析。

  一季度,民间投资同比增长0.6%。“分产业看,第二产业的民间投资同比增长高达10.1%。”许召元认为,第二产业的民间投资主要是制造业投资,属于比较高效率的投资,“一季度民间投资增速较低主要是受房地产开发投资下行影响。”付凌晖认为,随着刚性和改善性合理住房需求的释放,房地产销售出现积极变化,房地产开发投资有望逐步企稳。

  展望下一阶段,稳投资仍有许多工作要做。

  “随着消费的扩张,经济发展对投资的依赖作用将有所降低,这将为调整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率创造更好的外部环境。”许召元认为,要加大对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投资支持,促进产业升级发展,还要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优化有利于民间投资投入的体制机制,提升国家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对民间投资的开放度和吸引度。

  翟善清表示,下阶段,要有力有序推进“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和其他经济社会重大项目建设,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持续增强投资活力,促进投资合理增长,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本期统筹:郭雪岩

声明

  一、本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二、标注《大视野新闻网》来源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并注明来源及作者。

  三、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阅读

  1月17日,2023年中国经济年报出炉。从“账面”“市面”“资金面”“政策面”四个方面来看,中国经济稳的基础不断夯实,进的动力不断增强。  账面:收入增长 支出有力  财政是国家的“钱袋[详细]

2024-01-19

  国家发展改革委1月17日消息,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日前撰文指出,要深刻把握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政策取向,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经济工作的决策部署,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推动经[详细]

2024-01-19

  近日,多地陆续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其中,江苏和浙江第三档月最低工资标准均超过2000元。  专家表示,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有利于分配结构的调整,对劳动者的利益有着实质性的影响。随着最低工资[详细]

2024-01-19

  春运即将开启,这是中国交通运输的又一次“大考”,今年春运期间,预期将出现客运“超大流量”。同时,开年以来,铁路、民航、物流快递等产业也都显示出活力,从诸多“流动的指标”可以看出,中国经[详细]

2024-01-19

  2023年中国经济年度“成绩单”揭晓,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全年国内生产总值超126万亿元,同比增长5.2%,为2024年经济社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成绩来之不易,值得倍加珍惜。[详细]

2024-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