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美联储再次讨论加息 美元霸权向全球转嫁危机

发布时间:2023-06-15 01:40:11 来源: 编辑:佚名 浏览: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于当地时间6月13日至14日召开货币政策会议,讨论是否继续加息。

  自2022年3月进入本轮加息周期以来,美联储已经10次加息,累计加息幅度达500个基点,当前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为5%至5.25%。

  美元指数近期出现上涨趋势

  近期,美元指数出现上涨趋势。在一般情况下,美国利率下跌,美元指数的走势就疲软;美国利率上升,美元指数走势上扬。美联储通过调整其货币政策,人为操纵美元强弱变化,而美元走强和走弱都会给世界经济和不同国家制造危机。

  自今年4月以来,美元指数涨幅约为3%。美元指数上升意味着美元相对于其他货币的价值在上升,强势美元通常会损害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导致资本外流。

  什么是美元指数?

  “美元指数”是综合反映美元在国际外汇市场汇率情况的指标,通过以加权方式计算美元对六种主要货币的汇率变化程度,来衡量美元的强弱程度,并以100点为强弱分界线。

  举例来看,如果美元指数为120,意味着美元相对于六种主要货币升值了20%。这六种主要货币分别为欧元、日元、英镑、加元、瑞典克朗和瑞士法郎,其中欧元所占权重为57.6%、日元占13.6%、英镑占11.9%、加元占9.1%、瑞典克朗占4.2%、瑞士法郎占3.6%。

  “美元指数”作为衡量美元对外币价值的标志,记录了美元霸权多次引发危机的行径。

  美联储“陡峭”加息 四十多年来绝无仅有

  在2022年3月16日至2023年5月3日期间,美联储在短短14个月内加息10次,累计加息幅度高达500个基点。

  如此“陡峭”的加息幅度是自1980年代初期“沃尔克时刻”以来最大幅度的集中加息。这是否会重演历史,以衰退为代价控制通胀呢?

  衰退难逃 “沃尔克时刻”是否会重演?

  上世纪80年代初,时任美联储主席保罗·沃尔克为了遏制美国当时的高通胀,通过持续激进加息,将美国的通胀率由1981年7月的10.8%下降至1982年底的4.6%,但代价是美国经济两年内两次陷入衰退,被称为“沃尔克时刻”。

  去年3月起,美联储开启了自“沃尔克时刻”以来最大幅度的加息进程。今年以来,美国多家银行“爆雷”关闭,金融体系压力骤增。此外,美国商业地产空置率上升,贷款违约率也有所回升。主流经济学家认为美国经济已难逃衰退。

  当前,一些美国经济学家指出,“沃尔克式”经济阵痛可能是必要代价。但事实上,美国可以通过美元霸权输出转移“经济阵痛”,他国却没有这种特权。

  美国“政策毒药”祸害世界经济

  40多年前的“沃尔克时刻”直接引发了20世纪80年代席卷拉美的主权债务危机,导致拉美国家经济受到重创,失业率和通胀攀升,货币普遍贬值,国民收入增长停滞不前。随之而来的80年代也因此被称作拉美“失去的十年”。

  现如今,美国显然不介意再次以“强收缩”引爆一场全球衰退。因为,按照以往经验,只需确保其他经济体境况更差,就能让美国经济经历短暂震荡之后,占得复苏先机。

  分析人士指出,通过激进加息引爆衰退,包藏了美国利用美元霸权等“排毒工具”加速对外转嫁危机的算计。美国不断释放“政策毒药”,放大经济衰退风险,扰动金融市场,破坏国际经贸秩序,是世界经济一大乱源。

  多个发达经济体开启“伴随式”加息

  美联储以40年来最迅猛的加息节奏,引发全球金融市场波动,多国本币贬值、输入型通胀高企。

  出于遏制通胀、稳定本币汇率等多重考虑,主要发达经济体跟随美国进入加息周期,全球长达10多年的低利率时代结束。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发达经济体央行多次加息。

  美联储加息外溢效应影响持续。在欧洲,美联储连续加息带动了欧洲央行与英格兰银行的加息进程。欧洲央行2022年7月开启加息进程,截至今年5月4日最近一次议息会议,欧洲央行已连续7次加息,累计375个基点。国际评级机构穆迪公司预计,欧洲央行将在6月15日的议息政策会议上继续加息25个基点。

  此外,5月11日,英国中央银行英格兰银行宣布,上调基准利率25个基点,将基准利率从4.25%上调至4.5%,这是2021年12月以来英国央行连续第12次加息,累计440个基点。据路透社报道,市场分析人士普遍预计,英国央行将在6月15日的议息会议上加大加息力度。

  加拿大央行6月7日宣布加息25个基点,将基准利率由4月份的4.5%上调至4.75%,创下约22年来的新高。这是加拿大银行今年内连续两次维持基准利率不变后再次加息。2022年3月至2023年1月,加拿大央行8次宣布加息。

  此外,澳大利亚央行6月6日宣布将基准利率上调25个基点至4.1%,为2012年4月以来的最高水平。这是澳大利亚央行今年年内第4次加息,也是自2022年5月以来第12次加息。

  尽管从目前的情况看,主要发达经济体央行的加息速度大都有所放缓,但依然处于高位的通胀水平,仍是发达经济体央行决策者们不得不考虑的重要因素。通胀持续高企,美联储加息步伐不停,引发多国央行被迫跟进,从而导致全球加息潮涌现。分析人士指出,美国通过加息,将自己目前面临的困境及未来可能发生的危机转嫁给了全世界。

声明

  一、本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二、标注《大视野新闻网》来源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并注明来源及作者。

  三、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阅读

  1月17日,2023年中国经济年报出炉。从“账面”“市面”“资金面”“政策面”四个方面来看,中国经济稳的基础不断夯实,进的动力不断增强。  账面:收入增长 支出有力  财政是国家的“钱袋[详细]

2024-01-19

  国家发展改革委1月17日消息,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日前撰文指出,要深刻把握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政策取向,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经济工作的决策部署,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推动经[详细]

2024-01-19

  近日,多地陆续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其中,江苏和浙江第三档月最低工资标准均超过2000元。  专家表示,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有利于分配结构的调整,对劳动者的利益有着实质性的影响。随着最低工资[详细]

2024-01-19

  春运即将开启,这是中国交通运输的又一次“大考”,今年春运期间,预期将出现客运“超大流量”。同时,开年以来,铁路、民航、物流快递等产业也都显示出活力,从诸多“流动的指标”可以看出,中国经[详细]

2024-01-19

  2023年中国经济年度“成绩单”揭晓,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全年国内生产总值超126万亿元,同比增长5.2%,为2024年经济社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成绩来之不易,值得倍加珍惜。[详细]

2024-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