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各地提前开启盛夏模式 今年会是酷暑吗

发布时间:2023-06-16 14:55:44 来源: 编辑:佚名 浏览:

  6月14日起,北方晴热升级,华北、黄淮等多地出现今年以来范围最广、强度最高的高温天气过程,全国夏日版图将进一步向北延伸。不少人感叹,今年夏天热得有点早,许多地方更是提前开启盛夏模式。新一轮大范围高温天气过程将影响哪些地方?夏天来得这么早,意味着未来会更热吗?

  此轮高温天气早有端倪。上周末,受暖高压脊影响,新疆成为我国高温天气的核心区域。6月11日,吐鲁番最高气温达46.9℃,乌鲁木齐、哈密、昌吉等地也都超过了40℃。

  “在西风带作用下,影响新疆的暖高压脊东移控制着我国中东部地区,造成北方新一轮高温天气,高温核心区转战华北、黄淮及内蒙古等地。”中国气象局高级工程师胡啸介绍,6月14日至19日,上述地区出现今年以来范围最广、强度最高的高温过程,影响波及京津冀、山东、河南等11个省份,最北端可覆盖黑龙江、内蒙古东北部等地。

  此轮高温天气过程将持续6天,6月15日至17日将是核心影响时段。届时,内蒙古大部、华北东部、河南北部、山东北部、辽宁西部等地最高气温都将超过35℃,其中河北、内蒙古部分地区等局地或冲击40℃。

  省会级城市中,沈阳和呼和浩特都将于本周五迎来今年首个高温天气;周末两天将是本轮高温天气的最强时段,北京最高气温可达37℃,天津、石家庄甚至接近40℃。

  “这几天北方多地盛行下沉气流,高温天气以干热为主,湿度很低、日照强烈。”胡啸提示,公众需及时补水,尽量避开午后气温较高时段出行,减少户外停留时间,谨防中暑。由于太阳辐射较强,地表温度会更高,不仅出门烫脚,还可能会引起汽车爆胎、自燃、路面崩开等危险,需加强防范。

  此外,目前华北平原一带的夏收还未完成,晴热天气虽有利于冬小麦成熟及夏收作业,不过河北、山东、河南等地夏收作业谨防土壤缺墒,还要提醒作业人员注意防暑。

  与往年相比,今年夏天来得确实有点早。截至6月6日,在所有直辖市和省会级城市中,海口、南宁、重庆、郑州、北京、上海等21个城市已成功入夏。这些城市中,夏天提前报到的比例高达九成。其中,武汉、长沙、南宁、太原、福州、南昌、重庆、贵阳、成都等地入夏偏早10天以上。

  为什么今年夏天来得这么早?胡啸表示,一方面,受整体大气环流影响,在冷空气间歇期内,气温回暖速度较快,今年夏秋季总体有利于出现高温天气过程;另一方面,今年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强度偏强,在其控制下,我国中东部地区受强大的暖高压脊影响,干燥少雨,太阳辐射增温快,容易形成晴晒天气,整体拉高了气温水平。

  夏天来得早意味着未来会更热吗?“对季节冷暖的衡量是以平均气温来判定,而不是早晚。今年各地入夏时间确实比往年同期早,但是仍处在正常范围内。”胡啸说。

  近日,国家气候中心对今年夏季(6月至8月)气候趋势进行了预测。预计夏季全国大部地区气温接近往年同期到偏高,华东、华中、新疆等地高温天数较往年同期偏多,可能出现阶段性高温。

  “监测显示,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特别是2000年之后,入夏时间都呈现出波动提前的趋势。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夏季变得更早到来、时间更长,但这并不意味着今年南北方将出现更罕见的大范围高温天气。”胡啸说。

声明

  一、本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二、标注《大视野新闻网》来源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并注明来源及作者。

  三、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阅读

  1月17日,2023年中国经济年报出炉。从“账面”“市面”“资金面”“政策面”四个方面来看,中国经济稳的基础不断夯实,进的动力不断增强。  账面:收入增长 支出有力  财政是国家的“钱袋[详细]

2024-01-19

  国家发展改革委1月17日消息,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日前撰文指出,要深刻把握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政策取向,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经济工作的决策部署,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推动经[详细]

2024-01-19

  近日,多地陆续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其中,江苏和浙江第三档月最低工资标准均超过2000元。  专家表示,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有利于分配结构的调整,对劳动者的利益有着实质性的影响。随着最低工资[详细]

2024-01-19

  春运即将开启,这是中国交通运输的又一次“大考”,今年春运期间,预期将出现客运“超大流量”。同时,开年以来,铁路、民航、物流快递等产业也都显示出活力,从诸多“流动的指标”可以看出,中国经[详细]

2024-01-19

  2023年中国经济年度“成绩单”揭晓,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全年国内生产总值超126万亿元,同比增长5.2%,为2024年经济社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成绩来之不易,值得倍加珍惜。[详细]

2024-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