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科技巨头为何频频访华

发布时间:2023-06-19 13:46:15 来源: 编辑:佚名 浏览:

  6月14日夜,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到达北京,并发布微博。不少人感叹,又来一位科技大佬。苹果CEO库克、高通CEO安蒙、三星掌门人李在镕、特斯拉CEO马斯克……细数一下,今年以来,跨国科技巨头频频访华,名单还真长。

  跨国科技巨头频频访华,展现了中国市场的强大吸引力。

  当前,世界经济增长面临极大不确定性,新冠疫情、高通胀、乌克兰危机、金融领域动荡等不利因素,带来了持续不断的挑战。世界经济前景黯淡,中国经济成为难得的亮点。

  从软环境看,中国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又有超大规模的消费市场,为中外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中国贸促会5月30日发布的《2023年第一季度中国外资营商环境调研报告》显示,97%的外资企业对去年四季度以来中国政府出台的外资政策评价为“满意”以上,超七成受访企业表示在华产业链布局将维持现状或将对在华产业链进一步本土化。

  从硬实力看,中国有成熟、完整、高效的工业生产体系,制造业规模已连续13年居世界首位。中国有世界最大规模的科技人力资源,工程师数量约占全世界1/4,每年培养的工程师相当于美国、欧洲、日本和印度的总和。中国有强大的创新支撑发展能力,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60%以上,2022年中国PCT国际专利申请量继续排名首位,占全球申请总量的1/4以上。

  无论是硬实力还是软环境,无论是消费市场还是产业配套,对跨国科技企业来说,中国都是无可取代、难以放弃的合作共赢之地。

  跨国科技巨头频频访华,也体现了美国“脱钩断链”行为的不得人心。

  美国自2018年起就推动对华“脱钩断链”,采取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限制中国企业赴美投资、打压中国高科技企业等种种措施,企图抑制中国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几年过去,美国“脱钩断链”并未达到预期效果,损人害己的同时,破坏了国际经贸秩序,损害了各国企业利益。

  澳大利亚战略政策研究所(ASPI)今年3月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在其目前追踪的44项技术中,中国的全球领先优势扩大到37项,涵盖国防、太空、机器人、能源、环境、生物技术、人工智能、先进材料和关键量子技术等领域。美国商会发布报告称,与中国脱钩将使美国投资者每年损失250亿美元资本收益,美国GDP因此损失最多高达5000亿美元。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面对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地缘政治博弈加剧等不利因素,中国以实际行动向世界分享中国市场机遇,积极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

  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发展也离不开中国,一个更加开放的中国将在世界经济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科技巨头频频访华,显然不是个别人的一时冲动,而是众多跨国企业经过慎重观察和投资实践,不约而同对中国经济投下的信任票和支持票。期待彼此间的理解、尊重与合作,推动全球科技创新,推动世界经济发展。

声明

  一、本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二、标注《大视野新闻网》来源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并注明来源及作者。

  三、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阅读

  1月17日,2023年中国经济年报出炉。从“账面”“市面”“资金面”“政策面”四个方面来看,中国经济稳的基础不断夯实,进的动力不断增强。  账面:收入增长 支出有力  财政是国家的“钱袋[详细]

2024-01-19

  国家发展改革委1月17日消息,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日前撰文指出,要深刻把握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政策取向,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经济工作的决策部署,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推动经[详细]

2024-01-19

  近日,多地陆续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其中,江苏和浙江第三档月最低工资标准均超过2000元。  专家表示,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有利于分配结构的调整,对劳动者的利益有着实质性的影响。随着最低工资[详细]

2024-01-19

  春运即将开启,这是中国交通运输的又一次“大考”,今年春运期间,预期将出现客运“超大流量”。同时,开年以来,铁路、民航、物流快递等产业也都显示出活力,从诸多“流动的指标”可以看出,中国经[详细]

2024-01-19

  2023年中国经济年度“成绩单”揭晓,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全年国内生产总值超126万亿元,同比增长5.2%,为2024年经济社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成绩来之不易,值得倍加珍惜。[详细]

2024-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