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货币政策已出手,财政政策怎么跟进?

发布时间:2023-06-21 11:42:27 来源: 编辑:佚名 浏览:

  巩固经济运行回升向好态势,需要财政货币政策继续协同发力、精准发力。现在,货币政策已经出手,存款利率、市场利率相继下调,财政政策该如何跟进并形成最大合力呢

  6月21日是夏至,正午时分太阳呈直射状,特定区域会出现“立竿无影”景象。但这不是常态,立竿见影才是常态。针对当前经济工作,更要强调政策措施的立竿见影效果。

  巩固经济运行回升向好态势,需要财政货币政策继续协同发力、精准发力。现在,货币政策已经出手,存款利率、市场利率相继下调,财政政策该如何跟进并形成最大合力呢?

  6月20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下调10个基点。在此之前,6月8日,六家国有大行集体下调存款挂牌利率,其他银行陆续跟进;6月13日,7天期逆回购、常备借贷便利利率先后下调10个基点,后者是利率走廊的上限;6月15日,中期借贷便利利率下调10个基点。

  央行行长易纲6月7日在上海调研时强调,“加强逆周期调节,全力支持实体经济”“推动实体经济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近期推出的“降息”举措可谓立竿见影。当然,货币政策工具箱里仍有很多可以使用的工具。

  今年以来,财政政策继续发力,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的动向备受关注。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地方政府新增专项债券发行达1.9万亿元。去年同期,地方政府新增专项债券发行超过2万亿元。对于数据同比有所回落,要客观理性看待。今年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8万亿元,前5个月即发行过半,其实速度并不慢。

  当然,继续扩大这一工具板块的规模,也是有空间的。目前,有的地方政府已提出增加专项债发行额度。根据经济增长需要,地方政府新增专项债券发行规模有可能在第三季度突破3.8万亿元的年度总额度。这将是第三季度的重要看点之一。

  与货币政策工具箱的充盈一致,财政政策在加力提效方面也有减税降费、转移支付以及债券“组合拳”等措施可用。

  税费优惠对于市场主体的支持作用“立竿见影”。6月1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发布的《关于做好2023年降成本重点工作的通知》强调,要增强税费优惠政策的精准性针对性,包括完善税费优惠政策、加强重点领域支持和开展涉企收费常态化治理等方面。

  6月1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提出了一批政策措施,并强调“具备条件的政策措施要及时出台、抓紧实施”。笔者相信,下半年,针对制约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难点、痛点、堵点,财政货币政策将进一步协同配合,形成更强合力。

声明

  一、本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二、标注《大视野新闻网》来源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并注明来源及作者。

  三、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阅读

  1月17日,2023年中国经济年报出炉。从“账面”“市面”“资金面”“政策面”四个方面来看,中国经济稳的基础不断夯实,进的动力不断增强。  账面:收入增长 支出有力  财政是国家的“钱袋[详细]

2024-01-19

  国家发展改革委1月17日消息,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日前撰文指出,要深刻把握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政策取向,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经济工作的决策部署,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推动经[详细]

2024-01-19

  近日,多地陆续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其中,江苏和浙江第三档月最低工资标准均超过2000元。  专家表示,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有利于分配结构的调整,对劳动者的利益有着实质性的影响。随着最低工资[详细]

2024-01-19

  春运即将开启,这是中国交通运输的又一次“大考”,今年春运期间,预期将出现客运“超大流量”。同时,开年以来,铁路、民航、物流快递等产业也都显示出活力,从诸多“流动的指标”可以看出,中国经[详细]

2024-01-19

  2023年中国经济年度“成绩单”揭晓,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全年国内生产总值超126万亿元,同比增长5.2%,为2024年经济社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成绩来之不易,值得倍加珍惜。[详细]

2024-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