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多地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预算调整 呈现差异化、精准化特征

发布时间:2023-06-22 14:59:54 来源: 编辑:佚名 浏览:

  自5月下旬以来,浙江、四川、北京等地在获得全年新增债务限额后,均调整了本级政府预算。记者梳理发现,各地获得的新增债务限额有较大差异。比如,浙江省2023年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达2940亿元,而辽宁省、青海省则为464亿元和213亿元。

  对此,中央财经大学财税学院教授白彦锋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本次新增地方债务限额分配呈现出差异化、精准化的特征,既不搞“一刀切”,也不“撒胡椒面”,而是按照各地经济发展状况、债务承受能力进行差异化、精准化调整。

  白彦锋进一步分析称,这样做有三方面考虑。首先,可以充分挖掘各地举债潜力、促进经济发展;其次,可以有效控制债务风险,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可以形成正向激励,使地方政府在债务“借用管还”的全生命周期与地方经济发展之间形成良性循环。

  从投向上看,多地在披露的预算调整方案中明确对重点区域、重大项目的支持。比如,河北省新增地方政府一般债务、专项债务均分配150亿元给雄安新区。北京市此前公布的新增政府债务限额安排方案中也提到,“聚焦‘十四五’规划,支持国家战略项目建设”“ 聚焦全市重点任务,支持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安排部分新增债券用于大兴机场临空经济区(北京部分)起步区园区项目等。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副教授陈建伟告诉记者,在资金分配和投向方面,各地可能会根据各自需求用于支持不同的政策和项目。例如,一些地方可能会增加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的投入,而另一些地方可能会将资金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

  从地方债发行情况看,W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截至6月21日,全国地方政府新增债发行规模达到25183亿元,其中新增专项债仍占大部分,达到21129亿元。

  陈建伟认为,当前我国经济复苏势头仍需巩固,新增债券尤其是新增专项债的发行和使用能够带动有效投资,稳固经济复苏势头。首先,新增债券尤其是专项债的发行可以提供更多资金,用于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符合国家发展战略的项目等,带动更多资金进入实体经济,促进经济增长。其次,有利于带动民间投资,吸引更多的民间资金进入实体经济,促进民间投资的增长。通过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可以激发民间投资热情,形成政府、民间投资相互促进的局面。

  此外,陈建伟表示,新增债券尤其是专项债的发行,还可以支持一些改善民生、促进就业的项目,例如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创新等。这将有助于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居民收入水平,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声明

  一、本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二、标注《大视野新闻网》来源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并注明来源及作者。

  三、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阅读

  1月17日,2023年中国经济年报出炉。从“账面”“市面”“资金面”“政策面”四个方面来看,中国经济稳的基础不断夯实,进的动力不断增强。  账面:收入增长 支出有力  财政是国家的“钱袋[详细]

2024-01-19

  国家发展改革委1月17日消息,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日前撰文指出,要深刻把握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政策取向,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经济工作的决策部署,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推动经[详细]

2024-01-19

  近日,多地陆续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其中,江苏和浙江第三档月最低工资标准均超过2000元。  专家表示,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有利于分配结构的调整,对劳动者的利益有着实质性的影响。随着最低工资[详细]

2024-01-19

  春运即将开启,这是中国交通运输的又一次“大考”,今年春运期间,预期将出现客运“超大流量”。同时,开年以来,铁路、民航、物流快递等产业也都显示出活力,从诸多“流动的指标”可以看出,中国经[详细]

2024-01-19

  2023年中国经济年度“成绩单”揭晓,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全年国内生产总值超126万亿元,同比增长5.2%,为2024年经济社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成绩来之不易,值得倍加珍惜。[详细]

2024-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