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是党中央关心、人民群众关切、社会关注的重大课题。日前,教育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以下简称“专项行动计划”),旨在提升学生心理健康素养,多措并举筑牢学生心理健康“防护墙”。
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2021年7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教授陈祉妍介绍,这份文件对学生的压力来源进行了细分,强调了要加强压力源头管理,同时从学业角度关注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此次发布的“专项行动计划”相较2021年有关文件既有延续又有补充。陈祉妍表示,“专项行动计划”中的一大创新亮点就是提出“五育并举促进心理健康”,即以德育心、以智慧心、以体强心、以美润心、以劳健心。
“此前我们经常强调体育、美育、学校环境等对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恰恰忽视了主科学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事实上,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全面渗透到我们教书育人的全过程中。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每个老师的行为和言语都可能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这种影响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负面的。”陈祉妍说。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心理与特殊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员侯金芹也认为,“五育并举”的提出是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区别开,强调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性和重要性。“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思想教育有某种程度的相似性,但是绝对不能画等号。我们以‘五育并举’促心理健康,心理健康也可以反哺五育,由此体现出全面发展、健康第一的理念。”
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复杂而全面,需要各方联动共同解决。侯金芹表示,从发文主体机构上看,与2021年教育部发文相比,“专项行动计划”是教育部联合十七部门共同发文,这也是一大里程碑式的改进。“我们已经充分意识到心理健康不单单是教育的问题,需要多部门参与协同。”
“此外文件中明确提到要‘组织办好家长学校或网上家庭教育指导平台,推动社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建设’。家庭是心理健康教育最重要的一环,把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落到社区,也是有效促进家校社协同的一个落脚点。”侯金芹说。
壮大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
“专项行动计划”中的另一大亮点,是强调教师队伍建设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影响。“专项行动计划”明确提出,“统筹教师、教材、课程、学科、专业等建设,加强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体系建设,全方位强化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其中教师是被放在第一位的。
“我们在全国范围内的学校进行了调研,分析数据后得出的结果证明,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质量远比数量更重要,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的专业性很关键。”陈祉妍表示。
“专项行动计划”同时明确,“中小学每校至少配备1名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鼓励配备具有心理学专业背景的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建立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教研制度,县级教研机构配备心理教研员”。
侯金芹认为,能够设立心理教研员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建设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绝大多数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在学校都处于边缘状态,如果能设立专门的心理教研员,相当于给了在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一个明确的发展空间,畅通了他们的职业成长渠道,让更多具有心理学专业背景的人愿意投入到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队伍中来。”
陈祉妍还倡议,每一科的教师都要主动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素养。“当前我们的教师队伍心理健康素养整体还需提高。曾经我们向一些老师描述了一个典型的抑郁症案例,其中仅有不到30%的教师能够准确识别出案例中的学生患有抑郁症,而大部分老师则认为案例中的学生只是压力过大。在现实中,这可能会贻误挽救一个学生的机会。”陈祉妍表示。
此外,教师本身的心理健康问题也值得关注。陈祉妍认为,如果一名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状况很糟,生活悲观,这些压力和情绪一定会从他日常教学的言行中渗透出来。如果教师在心理健康方面有很多认识误区,也会在教学中不自觉地把这些错误的认识传达给学生。
“仅仅靠教材和课程,是无法帮助学生真正掌握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的。只有拥有足够心理健康素养的老师才能够带领学生进行有益的活动,真正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陈祉妍说。
(实习记者 沈 唯)
声明
一、本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二、标注《大视野新闻网》来源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并注明来源及作者。
三、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阅读
2024-01-19
2024-01-19
2024-01-19
2024-01-19
2024-01-19
最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