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能源

高温“元凶”找到了!今年北方会一热到底吗?

发布时间:2023-06-28 09:30:49 来源: 编辑: 浏览:
华北多地正在经历持续“热出天际”的“烤验”。监测显示,在刚刚过去的22日,北京市556个气象监测站中有265个测站最高气温突破了41℃,北京市最高气温突破6月历史极值。

与北方的炙烤相比,南方因为降雨,气温相对“温和”。有不少北方网友表示,准备去南方“避避暑”。

今年6月北方为何持续高温?厄尔尼诺是近期北方高温的元凶吗?“夏至”刚过,传统意义的七八月“酷暑”还没有到来,未来天气还会更热吗?

针对华北多地极端高温天气,23日,中国气象局召开线上发布会,邀请气象专家对近期高温天气进行解读。

北京史上首次连续

两日气温突破40℃

国家气象中心首席预报员张芳华介绍,22日以来,京津冀、山东、河南中北部、苏皖北部、内蒙古西部、新疆东部和南疆盆地等地都出现了35℃以上的高温天气,特别是华北一带,北京、天津、河北中东部、山东西北部等地最高气温快速升至40℃~41.8℃,根据监测,22日至目前(截至发稿时),北京、天津、河北、山东等地共有19个国家气象观测站最高气温突破历史极值。

以北京为例,22日,北京市大部地区都出现了39℃以上高温天气,观象台最高气温为41.1℃,突破6月历史极值(6月北京市观象台极端最高气温为40.6℃,出现在1961年6月10日)。全市556个气象监测站中有454个测站最高气温39℃及以上,265个测站最高气温41℃及以上。23日13时36分,北京南郊观象台气温再次突破40℃,这也是北京观测史上首次连续两日气温达到40℃以上,目前气温还有向上趋势,北京高温红色预警信号生效中。

6月以来,北方经历了多次高温天气。

国家气候中心首席预报员高辉表示,6月以来(截至22日),全国共有183个国家气象站日最高气温突破月极值,46站突破历史极值,华北地区(京津冀鲁豫)日最高气温突破历史极值均出现在6月22日,华北地区高温日数6.4天,较常年同期(3.3天)偏多3.1天,为1961年以来历史第5位,北京(7.9天)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河北(7.8天)为次多,天津(6.1天)为第三多。

“热过”南方为哪般?

对于近期北方高温的原因,张芳华表示,华北、黄淮等地此次高温强度大、持续时间长,主要原因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华北、黄淮等地受到较强盛暖气团控制,其影响时间较长;

二是在高空高压脊的控制下,天空晴朗少云,太阳辐射的条件更加有利,也促进了升温;

三是目前刚进入夏至节气,白天太阳光照时间较长,长时间的日照有利于气温升高以及高温的出现和维持;

四是华北,黄淮等地空气湿度小,天气干燥,也有利于气温升高。

这个端午,北方“暴热”的同时,南方的体感温度则较为舒适,比如,23日,重庆、福州最高气温仅29℃,杭州最高气温仅25℃,广州的最高气温32℃,也明显低于华北多地气温。

张芳华表示,从气候平均来看,在往常的六月下旬,华北、黄淮等地最高气温的平均值与南方基本上是相当的,但是从最高气温的气候极大值来看,是北方大于南方。

主要原因是,从气候态上来讲,南方的6月下旬是一个多雨的时段,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梅雨时节”,降雨较多,副高也还没有控制这带地区,导致南方这段时间最高气温的最大值不是很大,北方地区这段时间往往容易受到大陆高压脊的控制,天空辐射较强,干燥少雨,因此会更容易出现极端高温天气。

后期会更热吗?

23日早晨,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高温橙色预警,预计23日至24日,华北、黄淮等地将持续高温天气,京津冀大部、山东等地最高气温将达到37~39℃,部分地区可达40℃左右。

25日黄淮高温范围减小,高温区域向东北地区扩展;27-30日,华北东部、黄淮大部将再度出现高温天气。

夏至才刚刚过去,不少人担忧:七八月份会不会更热?

对于今年夏季后期天气趋势,高辉表示,中国各地高温集中时段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对华北地区来说,通常雨季前的6月至7月初更容易出现高温天气,连续数天的高温在6月也比较常见,这段时间主要以干热型高温为主。进入7月后期,随着副高北跳和夏季风往北推进,水汽输送和大气湿度增加,云量也会增多,会出现湿热型高温。“就最高气温而言,前一时段气温最高值通常高于后一时段。但也需要说明的是,人体体感温度不仅和气温有关,还受到湿度影响,往往这种湿热型高温会加重人体体感温度。”

高辉表示,全球变暖背景下,无论南方还是北方,极端高温发生的频次都快速增加。根据国家气候中心的预测,今年夏季我国华北和黄淮等地气温偏高,与之相伴随的是高温日数也会增多,所以今年夏天北方比常年更热具有较大的概率。在这种情况下,部分测站打破历史极值也有一定的可能性。

厄尔尼诺加剧高温?

此前有科学家预测,受厄尔尼诺控制影响,2023年或者2024年全球有可能创造1850年以来最暖纪录。

对于厄尔尼诺对气温的影响,高辉表示,目前已进入厄尔尼诺状态,但初夏时段北方高温的影响因子复杂,不能简单归咎为厄尔尼诺影响,比如去年6月中下旬,北方地区高温更为极端,但去年是拉尼娜年份。

“从目前全球的陆地和海洋监测情况来看,至少今年1至5月份的气温还没有达到‘历史最暖’的记录。”高辉表示,就我国今年气温会否创下最新记录还需要考虑今年夏季后期以及秋冬季气温的平均情况,后续还要进一步开展监测和预测。

高温天气应如何防护?

高温天气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近期,多地出现中暑患者,甚至出现死亡病例。

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公众服务首席柳艳香提示,高温天气有可能导致中暑、热射病等情况,高温天气下人体大量汗出,造成血液黏稠度增大,血流速度减慢,导致心脏负荷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促发风险也随之增大。公众在高温时段非必要不外出,如果外出一定要做好防晒,但也需要警惕过度防晒,比如包裹得太严实而引发中暑。户外工作者应该尽量要避开中午太阳直射的最热时段工作。

此外,高温天气里还要注意及时补充水分,不要等到口渴了才喝水。饮食方面,要避免饮用含酒精、咖啡因以及大量糖分的饮品,少食多餐,多吃一些清淡、容易消化的食物。

对于一些体质虚弱的人群,比如老人、儿童、孕妇以及一些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群应尽量待在凉爽的室内,避免长时间暴露在热环境中,尽量减少运动,注意休息。

开车的车主要注意,汽车停在户外车内温度过高对人体影响也非常大,要注意开车前打开车门通风,车内不要放置易燃易爆物品,比如打火机等。

声明

  一、本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二、标注《大视野新闻网》来源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并注明来源及作者。

  三、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阅读

1月16日,来自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消息,2023年,全省新能源发电量达41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6%,新能源发电利用率达99.78%,居全国领先水平。 省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上述成绩得益于云南全力统筹[详细]

2024-01-19

近日,工信部发布了造船业最新数据,中国造船业三大指标连续14年位居世界第一,中国成为全球唯一一个三大指标实现全面增长的国家。 2023年,被称为“海上石油加工厂”的高端大型海工装备――浮式生产储[详细]

2024-01-19

当地时间1月16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李强在达沃斯国际会议中心出席世界经济论坛2024年年会并发表特别致辞。世界经济论坛创始人兼执行主席施瓦布主持。 李强表示,本次年会以“重建信任”为主题,非常契[详细]

2024-01-19

中美两国都是碳排放大国,气候关系上大体保持密切合作。最近,两国的气候特使在同一周内相继宣布卸任,这将给国际气候谈判带来不确定性。 1月12日,生态环境部发布消息称,解振华由于身体原因,卸任中国气[详细]

2024-01-19

上海1月16日电 中国第一例MOSS球罐型液化天然气运输船(LNGC)改装浮式储存气化装置(FSRU)项目――格里亚LNGC改装普罗米修斯FSRU项目,16日在上海崇明长兴岛的中远海运重工2号码头交付,这是中国企业[详细]

2024-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