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共享中国机遇 共促经济复苏

发布时间:2023-06-29 13:46:44 来源: 编辑:佚名 浏览:

  各方应积极培育和弘扬企业家精神,认清世界经济发展大势,拿出深化合作的具体行动,引领世界经济迈向更加普惠、更有韧性、更可持续的未来

  “毫无疑问,中国是一个巨大且非常重要的市场”“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不仅对整个世界的贸易和经济格局至关重要,而且对全球经济的加快复苏至关重要”“中国经济将实现更高水平的创新引领的增长”……在天津举行的第十四届夏季达沃斯论坛上,与会嘉宾纵论世界经济发展前景,共同探寻经济复苏之道,积极肯定中国经济复苏发展的世界意义。

  过去几年,世纪疫情和百年变局交织叠加,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逆全球化思潮蔓延,全球性问题加剧,局部冲突频发。世界更加渴望稳定性和确定性,大部分国家谋求合作共赢的愿望变得更为强烈。本届夏季达沃斯论坛是新冠疫情暴发三年多来首次恢复线下举办,论坛规模和人数已基本恢复至疫情前的水平。来自世界多国的政要和企业家汇聚天津,进行面对面交流,向国际社会传递出加强国际合作的积极信号。正如新西兰总理希普金斯所指出的,各国面临共同挑战,有的国家可能倾向于“向内看”,打造自己的安全性和韧性,但归根结底还是要“向外看”,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危机。

  “我一直是中国经济的乐观派,过去30多年中国成功保持了经济的高速增长,现在依然是拉动世界经济的重要引擎之一。”世界经济论坛主席施瓦布的观察,来源于中国多年来为促进国际自由贸易、稳定世界经济增长发挥的重要“压舱石”和动力源作用。过去10年,中国年均经济增长达到6.2%,经济总量占全球比重由2012年的11.3%提升到18%左右,货物贸易总额连续6年位居世界第一,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超过30%。中国严格履行入世承诺,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与世界各国共享发展机遇,不仅用自己的发展改善了本国人民的生活,也为各国发展提供了巨大机遇。

  中国的气候融资、数字中国新蓝图、“一带一路”倡议等议题成为本届年会热点,各方人士看好中国为全球发展持续注入重要动力。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中国将在扩大内需潜力、激发市场活力、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等方面,推出更多务实有效的举措,不断扩大市场规模、创造合作机会。“在高质量发展目标驱动下,中国经济正迈向数字化和绿色化,这将为各国企业在中国的发展提供广阔空间。”外企高管的话,表明了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和市场潜力的信心。

  本届年会以“企业家精神:世界经济驱动力”为主题,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更加需要企业家以对市场的深刻理解和把握,通过自身的积极作为,为不确定的时代注入更多确定性。今年以来,特斯拉储能超级工厂项目落户上海临港新片区,空中客车公司宣布在天津建设第二条生产线,生物制药企业阿斯利康签署投资约4.5亿美元在山东青岛建设生产供应基地的合作协议……在逆全球化、“脱钩断链”、“去风险”的喧嚣中,大量外资企业在中国追加新投资、落地新项目,外企高管密集访华,其敏锐眼光、不懈追求和非凡行动力,展现了真正的企业家精神。各方应积极培育和弘扬企业家精神,认清世界经济发展大势,拿出深化合作的具体行动,坚定支持经济全球化,坚定维护市场经济,坚定支持自由贸易,引领世界经济迈向更加普惠、更有韧性、更可持续的未来。

  世界经济历经全球化发展,早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各国相互协作、优势互补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作为负责任大国,中国将继续搭建互利共赢的合作平台,不断以自身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为世界经济复苏和增长提供强大动能。

声明

  一、本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二、标注《大视野新闻网》来源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并注明来源及作者。

  三、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阅读

  1月17日,2023年中国经济年报出炉。从“账面”“市面”“资金面”“政策面”四个方面来看,中国经济稳的基础不断夯实,进的动力不断增强。  账面:收入增长 支出有力  财政是国家的“钱袋[详细]

2024-01-19

  国家发展改革委1月17日消息,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日前撰文指出,要深刻把握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政策取向,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经济工作的决策部署,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推动经[详细]

2024-01-19

  近日,多地陆续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其中,江苏和浙江第三档月最低工资标准均超过2000元。  专家表示,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有利于分配结构的调整,对劳动者的利益有着实质性的影响。随着最低工资[详细]

2024-01-19

  春运即将开启,这是中国交通运输的又一次“大考”,今年春运期间,预期将出现客运“超大流量”。同时,开年以来,铁路、民航、物流快递等产业也都显示出活力,从诸多“流动的指标”可以看出,中国经[详细]

2024-01-19

  2023年中国经济年度“成绩单”揭晓,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全年国内生产总值超126万亿元,同比增长5.2%,为2024年经济社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成绩来之不易,值得倍加珍惜。[详细]

2024-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