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3月13日电 (记者 陈杭)北京冬奥组委奥运村部部长沈千帆13日在发布会上表示,北京冬残奥会期间,冬残奥村工作人员开动脑筋、集思广益,在村内展开了一场“中国庙会”。运动员和冬残奥村工作人员一起讨论中国的筷子文化,一起扔飞镖、写汉字、拍照留念。
作为运动员安全、温馨、舒适的“家”,冬残奥村为运动员及随队官员提供了24小时的全天候的服务,包括餐饮、交通等基础保障性工作,以及文化互动活动。“很多运动员和随队官员都是第一次到中国来,我们希望让他们更多了解中国文化。”沈千帆说道。
北京冬残奥会期间,冬残奥村工作人员开动脑筋、集思广益,在村内展开了一场“中国庙会”,其中有跑旱船、飞镖气球、魔力套圈、巧手DIY,汉字书写、投壶挑战等多种庙会活动。运动员和冬残奥村工作人员一起讨论中国的筷子文化、一起扔飞镖、一起写汉字、一起拍照留念。
沈千帆说道:“在这个瞬间,运动员、随队官员和我们的工作人员之间不再是服务和被服务的关系,而是像一家人。”
3月8日是国际妇女节。“在这一天我们和女运动员们一起开展活动,制作手工灯笼、祝福卡、绘制京剧脸谱等。”沈千帆表示,冬残奥村也真正成为了一个文明互鉴、美美与共的文化交流平台。
北京冬残奥村各领域的贴心服务打动着各国的运动员。沈千帆表示,来自美国代表团的一名工作人员亲笔写下这样一段话:“所有洗衣服的女士和男士都是绝对优秀的工人和帮手,感谢伟大的中国为我们做的一切!”
沈千帆提到,这名运动员不会中文,他是用翻译软件将英文翻译成中文,然后照着手机上的中文一笔一画写好,第二天早上交给了洗衣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这让人非常感动。
“总之,在冬残奥村里,每天都发生着很多感人的故事。冬残奥村真的是大家温暖的家。我们和运动员在相处过程中亲如家人。”沈千帆表示,相信这次冬残奥之旅一定会给各国运动员和随队官员留下美好而深刻的回忆。(完)
声明
一、本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二、标注《大视野新闻网》来源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并注明来源及作者。
三、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阅读
2024-03-08
2024-02-29
2024-02-18
2024-02-07
2024-02-06
最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