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社会

年轻人已成养猫主体人群:“看见它,再疲惫的心也被治愈了”

发布时间:2023-08-10 09:22:48 来源: 编辑:薛佳玉 浏览:

  年轻人成为养猫主体人群 心理学者称养猫有助于满足他们对爱与归属感的需要

  “看见它,再疲惫的心也被治愈了”

  如今,宠物猫越来越常见。走在大街上,时不时就看到有年轻人背着猫包走过,猫猫从猫包的透明罩露出可爱的脑袋,简直要把人的心融化。

  据《2022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最新数据,2022年我国饲养犬猫的人群数量达到7043万人,较2021年增加2.91%。2022年全国城镇养犬人数为3412万人,养猫人数为3631万人,养猫人群已超过养犬人群,较2021年同比增速达12.59%。

  猫不用遛,一碗水、一碗猫粮再加一个猫砂盆就可以让它活得很好,这也许是猫更受宠的主要原因。而年轻人也借着照顾猫咪,有了更多价值感和责任感。

  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在养猫者中占比超六成

  其实,根据《2021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宠物猫的数量在2021年就已超过了宠物犬,成为人们饲养最多的宠物。报告显示,2021年,中国城镇家庭中宠物猫的数量约是5806万只,按照2020年全国共约有49416万户家庭(数据来源:2021年公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计算,平均约每8户家庭就拥有一只猫。

  此外,根据《2022年中国猫科诊疗报告》,20-30岁的年轻人为养猫主体人群,占养猫者总数的62%。

  宠物猫主要通过购买交易获得,占比达44%,其中通过线下宠物店购买的占比最高,达20%;从其他养宠人士处购买和线上购买的分别占比18%和6%;此外,27%的宠物猫是通过收养获得。

  76%的宠物主都把猫当作重要的家人、亲人甚至是孩子;16%的宠物主把猫当作朋友、伙伴、排解负面情感的倾诉对象;7%的人认为猫咪就是宠物,无特定角色定位。

  根据《2022年中国宠物消费报告》,2022年中国城镇宠物(犬、猫)消费市场规模为2706亿元,较2021年增长8.7%;宠物犬消费市场规模增长有所减缓,较2021年增长3.1%;宠物猫的消费市场规模持续稳定扩大,较2021年增长16.1%。

  心理学者说猫

  猫咪让异乡打拼的年轻人不再孤独

  如今的猫咪不仅出现在家庭里,还出现在不少个人工作室里。位于广州天河科韵路的和谐心理工作室里有一只人见人爱的布偶猫,名叫“豆豆”。几乎所有的咨询师和来访者来到工作室里,第一个要见的就是豆豆,它是大家心目中的明星。

  广东省应用心理研究会常务理事徐嘉莉博士告诉记者,许多来访者都喜欢和“豆豆”玩。通过和猫猫相处,他们更容易摆脱痛苦和悲伤的情绪。“这并不是说养猫就能治愈抑郁症,但它确实起到了缓解抑郁症的作用。”

  “我身边很多年轻人爱养猫,大家都是独自一人在大城市打拼,猫猫是个伴儿。”“一个人上班,一个人下班,住所空荡荡,孤独感如影随形,有了猫咪就不一样了。”养猫让自己不再孤独,是许许多多年轻人的真实体验。

  心理学者认为,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一个人需要有归属感和被爱的满足感,才能感觉到舒适。而在现实中,年轻人在异乡打拼,父母、亲朋不在身边,想与一个人建立亲密联系并不容易。这时猫咪的出现,就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种归属感与爱的缺失。

  年轻人说猫

  养猫与都市年轻人的生活方式更契合

  在领养加菲猫“甜筒”之前,从事IT行业的夏冰(化名)从来没有想过自己要养小宠物,但他渐渐留意到,身边很多朋友养了猫,看着朋友圈里大家秀猫的图片,他心里痒痒的。终于有一天,他跑去宠物店领养了一只猫咪,生活从此改变了。“每天下班一开门,‘甜筒’就凑过来冲我喵喵叫,看见它,再疲惫的心也被治愈了。”

  和养狗相比,猫咪对年轻人的吸引力其实更在于“轻松”二字。年轻人每天都很忙,空闲时间少,而猫咪不太需要人的陪伴,只要准备好水和猫粮,还有一个猫砂盆,它们就可以活得很自在,这样的习性和年轻人的生活方式更契合。

  “如果将养猫付出的时间与精力比作驾驶一辆小型车的话,那养狗付出的时间与精力就相当于驾驶一辆陆地巡航舰。”夏冰的好朋友罗佳养过狗,现在在养猫,对比之下更有体会。

  徐嘉莉博士还表示,养猫同时有利于年轻人的社交。养猫的人越来越多,彼此就更可能聊得起来。“两个原本八竿子打不着的人,因为都养猫,就可能会有更多话聊。”

  在海珠区一家宠物医院工作的小蓓告诉记者,有些带猫来看病的年轻人就是这样彼此认识的。“聊一聊日常养猫的心得、猫咪的身体状况、猫咪的可爱举动……”不少年轻人通过养猫结下了友谊。

  也有不少动物救助组织人士认为,养猫能培养一个人的爱心、耐心,同时也能缓解年轻人的情绪压力。“不过,不要因为一时兴起就去领养一只小猫,因为猫咪是一条生命,并不是玩物。”他们提醒,年轻人在享受猫咪陪伴的同时,也一定要对猫咪负起责任来。

声明

  一、本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二、标注《大视野新闻网》来源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并注明来源及作者。

  三、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阅读

“我是省国家安全厅侦察处的处长,你放心,有我在,保你没事。”这是李某冒充国家安全机关工作人员开展诈骗活动时的惯用话术。目前,李某因冒充国家安全机关工作人员开展诈骗活动,已被有关部门依法采取刑[详细]

2024-01-19

据中央气象台网站消息,预计18日至19日,内蒙古、陕西及华北、黄淮部分地区仍有降雪,贵州、湖南、江西和广西等地雨势较强。2024年的首场寒潮天气过程将于20日开始影响我国中东部,气温下降明显,寒意逼人[详细]

2024-01-19

2023年12月,集章爱好者在“最中国·文博市集”活动现场盖章。活动方供图2023年12月的一天,初雪后的北京气温骤降,西单·THE NEW更新场的B1层却人头攒动,人们出行的热情似乎丝毫没有受影响。这里正在[详细]

2024-01-19

随着消费场景的拓宽、服务及产品供给的增加、顶层设计的逐步完善,更多专业类健康消费将涌现出来,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居家检测、保健食品、滋补养生……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和生活方式[详细]

2024-01-19

1月19日凌晨,华中农业大学在官方微博发布情况通报。通报里说,针对2024年1月16日网上关于华中农业大学教师黄某某学术不端等问题的举报信息,学校学术道德委员会成立调查组开展调查,在已调查材料中发现[详细]

2024-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