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天津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用新科技、新技术助力生态环境改善取得显著成效,成为全国生态环境全局性变化的一个缩影,也是新时代天津市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变化的一个显著标志。
近年来,蓝天白云在天津逐渐成为“新常态”。PM2.5从2013年的96微克/立方米下降到2022年的37微克/立方米,降幅走在全国前列。重污染天气从2013年的49天减少到2022年的4天,长时间、大范围的浓烟重霾已经成为“过去时”。
天津为污染溯源配备了“最强大脑”,充分发挥科技手段优势,综合运用环境、气象、排放、用电等多源数据深入分析成因,首次持续运用卫星遥感+走航监测的溯源模式,实现对污染高值区域的精准科学溯源削峰。
河西区生态环境局污染防治科科长王巍介绍,区环保智慧平台中的环境空气监控模块,包括了数十台不同级别的空气质量监测设备,按照同心圆布点法及网格化布点法相结合的方式,在全区布点监测。颗粒物激光雷达,可以查找5公里范围内的高值区域发现污染源头;垂直扫描还可以根据颗粒物漂浮高度,分析污染来源及成因。
南开大学国家环境保护城市空气颗粒物污染防治重点实验室研究团队长期致力于污染来源精细化解析的理论方法研究及技术推广应用,为精准、科学防控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研究团队与相关部门探索建立了“预测预警-案例库分析-措施建议-管理响应-跟踪评估”驻点跟踪的工作方法,支撑PM2.5和臭氧污染协同防控的科学决策和精准施策。
很多市民感受到,天津清水绿岸的场景越来越多。目前天津市地级及以上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稳定在100%。全市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达到地表水准Ⅳ类标准,每年10亿吨污水“由废转清”,全面推进入河、入海排口“查、测、溯、治”,倒逼推动补齐污水处理设施短板,“一河一策”治理黑臭水体、入海河流。
津南区建有华北地区规模最大的污水处理厂尾水再生利用与面源污染净化结合项目,缓解了严重依赖外调水、生态补水资源不足问题,有效恢复河湖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提升河湖生态生态系统健康水平。
王稳庄坐落于天津市中南部、西青区东南部,是天津市的“菜篮子”、“米袋子”和“鱼篓子”。近年来这里拿出“壮士断腕”的勇气,淘汰小五金行业企业,关停取缔9个工业集聚区,实现腾笼换鸟。大力发展“智慧农业”,积极“向盐碱地要鱼米”,建设“一心两园三基地”,打通了小站稻全产业链。对于独流减河沿岸300米范围和双城管控区生态廊道内7338.59亩鱼池全部清退,并对范围以外水产养殖池塘,建立生态养殖循环模式,形成绿色环保的发展业态,实现生态环境和经济效益双赢。
声明
一、本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二、标注《大视野新闻网》来源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并注明来源及作者。
三、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阅读
2024-01-19
2024-01-19
2024-01-19
2024-01-19
2024-01-19
最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