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等13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文物科技创新的意见》,针对我国文物科技有效供给不充分、文物科研机构小散弱、科技人才严重不足、科技资源配置不均衡、科技管理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提出16条举措。
13个部门对文物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关键技术攻关、文物专用装备升级、深化考古重大课题研究、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以及文物领域标准化建设等方面进行了任务部署。未来,我国将重点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文物保护利用理论体系,加强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和系统集成,突破一批关键装备、器件、软件系统及专用材料,大力发展考古方法与技术,统筹实施产学研用联合攻关、科技成果转化试验平台建设、科技成果应用示范和技术培训,健全科技与标准化互动支撑机制。
我国将实施“文物科创2035工程”,培育建设考古、文物保护等相关方向全国重点实验室,加强国家文物局科技创新基地及工作站能力建设。充分发挥高校、科研院所的基础研究和创新优势,加强跨学科、跨领域业务联系与合作;适应大科学时代创新活动特点,加快建设文物科研标本库、数据库、实验平台等科技基础条件。
要加强文物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一方面,通过学科专业建设、扩大招生规模、完善培养机制等举措,强化科研人才力量储备,注重对战略科学家和科研领军人才的发现、培养以及创新团队建设。另一方面,优化文博机构岗位结构,解决文物行业科技人才容量不足、人才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全面提升文物科技人才规模和质量。
到2025年,我国重点建设一批国家级和地区性文物科研机构,形成科研方向稳定、结构合理的科研人才梯队,在重点领域突破一批文物保护和考古关键技术,形成若干系统解决方案。到2035年,建立跨学科跨行业、有效分工合作的文物科技创新网络,建成文物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体系和共享服务机制,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文物科技创新系统性理论、方法与技术。
声明
一、本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二、标注《大视野新闻网》来源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并注明来源及作者。
三、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阅读
2024-01-19
2024-01-19
2024-01-19
2024-01-19
2024-01-19
最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