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汽车11月23日讯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官网消息,为规范汽车生产行为,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根据《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开展了2022年度传统汽车产品生产一致性监督检查。检查发现共有10家企业的10个车型存在生产一致性问题,一汽海马、北京福田戴姆勒在列。
其中,传统乘用车,共涉及1家企业的1个车型产品,涉及燃料消耗量项目不符合国家标准。传统载货汽车,共涉及5家企业的5个车型产品,涉及侧面防护装置、部件标记等项目不符合国家标准或管理规定。传统专用汽车,共涉及4家企业的4个车型产品,涉及制动系统、挡泥板等项目不符合国家标准或管理规定。
图片来源:工业和信息化部官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表示,对上述检查中发现存在生产一致性问题的车型,工业和信息化部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办法》以及《公告》管理的有关规定,依法依规处理。企业所在地省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要督促企业查明产品问题原因,制定整改措施并按照有关要求整改到位。
据悉,为了规范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工业和信息化部制定了《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办法》,自2019年6月1日起施行。《办法》规定,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应当按照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的内容组织生产,承担道路机动车辆产品质量和生产一致性责任;申请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准入的,应当具备与从事生产活动相适应的产品设计开发能力、生产能力、生产一致性保证能力、售后服务保障能力等。《办法》同时规定,当出现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买卖、伪造合格证,合格证载明的信息与获得准入的道路机动车辆产品技术参数不一致或者与道路机动车辆产品实际的技术参数不一致,或者有其他违反合格证管理规定的情况时,工业和信息化部应当责令限期整改,视情节轻重暂停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合格证电子信息传送。
此前,装备工业司曾对包括特斯拉在内的存在生产一致性问题的车辆生产企业进行约谈。针对存在违规问题的企业,按照违规性质及严重程度不同,工业和信息化部分别给予行政处罚、撤销问题产品、限期整改、约谈、通报等处理处罚措施。
声明
一、本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二、标注《大视野新闻网》来源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并注明来源及作者。
三、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阅读
2024-01-19
2024-01-19
2024-01-19
2024-01-19
2024-01-19
最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