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年内首个央企集团层面重组整合落地 国资委监管央企总数降至97家

发布时间:2023-11-24 09:18:25 来源: 编辑:佚名 浏览:

  11月23日,国资委发布消息称,经报国务院批准,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国电科”)与中国华录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国华录”)实施重组,中国华录集团有限公司成为中国电科的控股子公司,不再作为国务院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的企业。此次重组是今年以来的首个央企集团层面重组整合。至此,国资委监管的央企总数将由此前的98家变为97家。

  此次重组并非中国电科的首次出手。2021年6月份,中国普天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整体并入中国电科,成为其全资子企业。从此次中国电科与中国华录的“牵手”来看,将至少涉及19家上市公司。

  中国企业联合会特约高级研究员刘兴国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央企改革,一方面要加快优化资产布局,另一方面则要聚焦主业做专做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中国电科与中国华录的整合,显然就是遵循着这一思路,有助于加快中央企业专业化整合的深化推进。

  中国电科拥有电子信息领域相对完备的科技创新体系,在电子装备、网信体系、产业基础、网络安全等领域占据技术主导地位,是我国军工电子主力军、网信事业国家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而中国华录则是国资委直接管理的专业从事数字音视频、电子信息与文化创意产业开发、生产、营销、服务及系统集成的大型企业集团。

  在刘兴国看来,两家央企集团的核心业务存在较强相关性,也有一定的产业链互补性。将规模相对较小的中国华录整体并入中国电科,有助于增强中国电科的核心功能,补全、补强中国电科的信创产业链,从而增强其核心竞争力。因此,二者的整合,对整个信创产业、数字经济发展来说,都将是重大利好。

  “做强做专”既是两家央企集团重组整合的内涵,更是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突出导向。

  国务院国资委有关负责人此前曾表示,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必须理直气壮、坚定不移,“强、优、大”三者都要,但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鲜明导向就是要突出做强做专,绝不盲目求大。另外,由于国有企业不同于一般企业,因此,还要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切实履行战略安全、产业引领、国计民生、公共服务等功能。

  阳光时代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国企混改中心负责人朱昌明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认为,重组整合是推动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最重要的手段,企业通过重组整合,能够快速提升核心功能。

声明

  一、本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二、标注《大视野新闻网》来源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并注明来源及作者。

  三、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阅读

  1月17日,2023年中国经济年报出炉。从“账面”“市面”“资金面”“政策面”四个方面来看,中国经济稳的基础不断夯实,进的动力不断增强。  账面:收入增长 支出有力  财政是国家的“钱袋[详细]

2024-01-19

  国家发展改革委1月17日消息,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日前撰文指出,要深刻把握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政策取向,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经济工作的决策部署,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推动经[详细]

2024-01-19

  近日,多地陆续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其中,江苏和浙江第三档月最低工资标准均超过2000元。  专家表示,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有利于分配结构的调整,对劳动者的利益有着实质性的影响。随着最低工资[详细]

2024-01-19

  春运即将开启,这是中国交通运输的又一次“大考”,今年春运期间,预期将出现客运“超大流量”。同时,开年以来,铁路、民航、物流快递等产业也都显示出活力,从诸多“流动的指标”可以看出,中国经[详细]

2024-01-19

  2023年中国经济年度“成绩单”揭晓,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全年国内生产总值超126万亿元,同比增长5.2%,为2024年经济社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成绩来之不易,值得倍加珍惜。[详细]

2024-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