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第二支箭”持续助力民营房企融资 促进金融与房地产良性循环

发布时间:2023-11-25 08:45:49 来源: 编辑:佚名 浏览:

  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简称“第二支箭”)助力民营房企融资又有新进展。近期“第二支箭”将支持新城控股、美的置业、卓越商管等民营房地产企业发行债券融资,其中部分项目募集资金将用于保交楼、推进城中村改造和城市更新项目。同时,多家民营房企债券发行项目正在稳步推进中。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强调,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近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联合召开金融机构座谈会要求,继续用好“第二支箭”支持民营房地产企业发债融资。“第二支箭”政策自2022年11月延期并扩容至民营房企以来,持续发力、成效显著,对于阻断民营房企风险蔓延、促进市场预期扭转、维护企业债券融资稳定发挥重要作用。

  从发行规模来看,“第二支箭”扩容以来,已支持13家民营房地产企业发行318.18亿元债务融资工具。自2018年10月“第二支箭”推出至今,已累计支持130多家民营企业发行2100多亿元债务融资工具,带动同期民营企业发债规模近1万亿元,对缓解民营企业信用收缩以及修复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渠道起到积极作用。

  从融资成本来看,“第二支箭”有效降低了民营房地产企业票面利率,为发债企业显著节约综合融资成本。今年以来,由“第二支箭”增信的18只民营房地产企业债券融资成本均低于4.7%,其中,龙湖拓展与美的置业发行的3年期中票票面利率均低于4%,分别为3.5%与3.4%。

  从市场反应来看,“第二支箭”带动更多金融机构发挥合力,支持民营房地产企业融资。保险资金、养老金、社保基金、证券投资基金、政策性银行等机构积极参与投资,主承销商等市场中介机构也踊跃加入服务民营房地产企业融资工作,对于提振市场信心、改善市场预期起到良好示范效应。

  金融机构加大对民营企业的融资支持,特别是做好面向民营房企的金融服务,对于扭转民间投资同比负增长势头,有效发挥人民银行定向政策工具作用,控制化解房地产领域重大风险具有直接意义。专家认为,“第二支箭”扎实推进,将为缓解民企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作出更大贡献。对于金融机构而言,增强敢贷信心至关重要。健全容错安排和风险缓释机制,银行业金融机构要探索简便易行、客观可量化的尽职免责内部认定标准和流程,推动尽职免责制度落地。同时,落实好普惠小微贷款不良容忍度监管要求,优先安排小微企业不良贷款核销。

  “金融支持在助推民营企业发展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说,一方面,要进一步优化银行机构体系,发展民营银行和社区银行等中小银行,推动中小银行有能力、有意愿更好地服务民营企业;另一方面,无论大中小银行,在对接民营企业续贷需求的同时,应积极破解“首贷难”问题,并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提高信用贷款比例。

  “支持民营企业债券融资,除了要在品种创新上下功夫,还可以考虑逐步在发行端培育高收益债市场,在风险与收益匹配的原则下,切实降低包括民营企业在内的各类企业债券融资门槛。”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说。

  据了解,“第二支箭”推进部门将继续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全面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的有关要求,持续加大对民营房地产企业的支持力度,满足企业的合理融资需求,支持保障性住房等“三大工程”建设。同时,不断提振市场信心,改善市场预期,促进金融与房地产良性循环。

声明

  一、本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二、标注《大视野新闻网》来源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并注明来源及作者。

  三、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阅读

  1月17日,2023年中国经济年报出炉。从“账面”“市面”“资金面”“政策面”四个方面来看,中国经济稳的基础不断夯实,进的动力不断增强。  账面:收入增长 支出有力  财政是国家的“钱袋[详细]

2024-01-19

  国家发展改革委1月17日消息,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日前撰文指出,要深刻把握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政策取向,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经济工作的决策部署,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推动经[详细]

2024-01-19

  近日,多地陆续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其中,江苏和浙江第三档月最低工资标准均超过2000元。  专家表示,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有利于分配结构的调整,对劳动者的利益有着实质性的影响。随着最低工资[详细]

2024-01-19

  春运即将开启,这是中国交通运输的又一次“大考”,今年春运期间,预期将出现客运“超大流量”。同时,开年以来,铁路、民航、物流快递等产业也都显示出活力,从诸多“流动的指标”可以看出,中国经[详细]

2024-01-19

  2023年中国经济年度“成绩单”揭晓,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全年国内生产总值超126万亿元,同比增长5.2%,为2024年经济社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成绩来之不易,值得倍加珍惜。[详细]

2024-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