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支持民营经济25条” 哪些提法值得关注?

发布时间:2023-11-28 08:29:43 来源: 编辑:佚名 浏览:

  日前,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强化金融支持举措 助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文件从持续加大信贷资源投入、畅通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渠道等方面提出25条举措,不仅亮点频出,其中,增强民营经济金融承载力、合理满足民营房地产企业金融需求等提法,亦饱含深意。

  加大首贷、信用贷支持力度

  逐步提升民营企业贷款占比

  一直以来,金融支持在助力民营企业发展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民营企业相比国有企业,获得的金融支持力度并不足够,若在金融方面能对其加大实质性支持,其发展业务就会有更多的资金,也会有更大的信心。”海南大学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廖群向记者表示。

  此次《通知》在明确金融服务民营企业目标和重点时,提出“加大对民营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逐步提升民营企业贷款占比”,并提到“加大首贷、信用贷支持力度”。

  在廖群看来,这也是当前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支撑点。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认为,要破解民营企业融资难题,银行业要发挥主力军作用,在保持商业可持续的原则下持续加大信贷支持力度。

  此次《通知》明确“加大首贷、信用贷支持力度”,也意味着,在对接民营企业续贷需求的同时,银行应积极破解“首贷难”问题,并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提高信用贷款比例,提高金融服务的有效性和精准度。

  畅通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渠道

  扩大优质民营企业股权融资规模

  此前,一些民营企业遇到的困难被形容为“三座大山”:市场的冰山、融资的高山、转型的火山。其中,“融资的高山”一直备受关注。

  “长期以来,我国以间接融资为主导的金融体系对民营企业和创新经济的支持不足,一定程度上也使得宏观杠杆率偏高。”董希淼表示,因此,应不断提高直接融资在民营企业融资中的比重,下大力气深化债券市场建设、推动资本市场改革。

  此次《通知》,34次提及“融资”,为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精准施策。

  在直接融资上,《通知》就“深化债券市场体系建设 畅通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渠道”和“更好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作用 扩大优质民营企业股权融资规模”两方面,提出了扩大民营企业债券融资规模、加大对民营企业债券投资力度、支持民营企业上市融资和并购重组等一揽子措施。

  在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看来,多措并举强化金融支持,从民营企业需求特点出发,着力畅通信贷、债券、股权等多元化融资渠道,不仅回应了众多民营企业的关切,也更有力地提振了民营企业信心。

  一视同仁

  合理满足民营房地产企业金融需求

  当前,房企尤其是民营房地产企业在融资方面亟需“金融活水”。

  此次《通知》指出,“抓好《关于做好当前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工作的通知》等政策落实落地,保持信贷、债券等重点融资渠道稳定,合理满足民营房地产企业金融需求”。并在开篇强调,“引导金融机构树立‘一视同仁’理念,持续加强民营企业金融服务”。

  此番表述,也与近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联合召开的金融机构座谈会上提出的“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对正常经营的房地产企业不惜贷、抽贷、断贷”相呼应。

  中指研究院企业研究总监刘水认为,民营房地产企业是民营企业的重要构成部分,《通知》发布后,意味着它们仍将在信贷、债券等重点融资渠道资金接续方面受到政策支持。

  在刘水看来,《通知》提出的“合理提高民营企业不良贷款容忍度,建立健全民营企业贷款尽职免责机制,充分保护基层展业人员的积极性”,也将通过尽职免责机制的加大落实,切实支持民营房企融资。

  优化融资配套政策

  增强民营经济金融承载力

  此次《通知》还提出,“优化融资配套政策,增强民营经济金融承载力”。其中,“增强民营经济金融承载力”是一个具有新意的提法。

  如何增强民营经济金融承载力?文件提到,完善信用激励约束机制,健全风险分担和补偿机制,完善票据市场信用约束机制,强化应收账款确权以及加大税收政策支持力度。

  对此,董希淼概括:重点是要不断优化融资增信体系,完善风险分担、补偿机制,提高民营企业获取金融服务的能力和金融机构提供金融服务的意愿。“因为,民营企业普遍存在缺数据、缺征信、缺担保等‘三缺’现象,这些措施将减少民营企业‘三缺’对融资的影响。”

  廖群认为,这也是在加强对民营企业贷款的同时,对其借贷风险进行控制。“如果风险控制方面做得更好,银行也更有信心去借贷,也利于民营企业更稳健发展。”

  择“优”扶持

  建立优质民营企业名录

  中新财经记者注意到,《通知》五次提及“优质民营企业”,分别为“挖掘有市场、有效益、信用好、有融资需求的优质民营企业”“扩大优质民营企业股权融资规模”“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为更多优质民营企业提供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服务”“支持跨境股权投资基金投向优质民营企业”“建立优质民营企业名录”。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5月底,我国登记在册民营企业达到5092.76万户,民营企业在企业中的占比提升至92.4%。

  “那么大的数量,也意味着,不是每个民营企业都能得到融资的机会,如果想要获得更多的融资,需要提高自身素质,以达到优质民企的标准。”廖群称,从银行角度讲,也是在引导机构有选择性地、高质量地去放贷。

  “之后能不能有优质的民营企业成批地出现,也是凸显政策效果的一个关键点。”廖群认为。

声明

  一、本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二、标注《大视野新闻网》来源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并注明来源及作者。

  三、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阅读

  1月17日,2023年中国经济年报出炉。从“账面”“市面”“资金面”“政策面”四个方面来看,中国经济稳的基础不断夯实,进的动力不断增强。  账面:收入增长 支出有力  财政是国家的“钱袋[详细]

2024-01-19

  国家发展改革委1月17日消息,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日前撰文指出,要深刻把握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政策取向,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经济工作的决策部署,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推动经[详细]

2024-01-19

  近日,多地陆续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其中,江苏和浙江第三档月最低工资标准均超过2000元。  专家表示,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有利于分配结构的调整,对劳动者的利益有着实质性的影响。随着最低工资[详细]

2024-01-19

  春运即将开启,这是中国交通运输的又一次“大考”,今年春运期间,预期将出现客运“超大流量”。同时,开年以来,铁路、民航、物流快递等产业也都显示出活力,从诸多“流动的指标”可以看出,中国经[详细]

2024-01-19

  2023年中国经济年度“成绩单”揭晓,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全年国内生产总值超126万亿元,同比增长5.2%,为2024年经济社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成绩来之不易,值得倍加珍惜。[详细]

2024-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