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央行等八部门联合发布25条举措:畅通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渠道 支持民营企业上市融资和并购重组

发布时间:2023-11-28 08:29:42 来源: 编辑:佚名 浏览:

  11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强化金融支持举措 助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支持民营经济的25条具体举措。

  “近年来,我国通过深化金融业改革与出台有针对性政策措施,持续加大民营企业支持力度,效果明显,但部分民营企业仍面临经营压力的问题,对民营企业仍需要‘扶一把、送一程’。而且,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是个系统性工程,需要加强多部门政策协同。”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此次八部门联合出台25条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将为民营企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提振市场发展信心。

  不盲目停贷、压贷、抽贷、断贷

  《通知》明确金融服务民营企业目标和重点。总量上,通过制定民营企业年度服务目标、提高服务民营企业相关业务在绩效考核中的权重等,加大对民营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逐步提升民营企业贷款占比。结构上,加大对科技创新、“专精特新”、绿色低碳、产业基础再造工程等重点领域以及民营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当前有必要继续增加对民营小微企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其中,推动金融资源向民营小微企业倾斜是当前一个重要的政策发力点。预计未来一段时期普惠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速将继续保持在20%以上。

  《通知》强调,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加大首贷、信用贷支持力度,积极开展产业链供应链金融服务,主动做好民营企业资金接续服务,不盲目停贷、压贷、抽贷、断贷,同时抓好促发展和防风险。

  值得一提的是,在房企融资方面,《通知》提出,“抓好《关于做好当前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工作的通知》等政策落实落地,保持信贷、债券等重点融资渠道稳定,合理满足民营房地产企业金融需求”。

  近期,对民营房企的信贷支持在持续发力。王青预计,今年底明年初银行将有效增加对民营房企的信贷投放,这会有力支持保交楼,更重要的是会缓解年末房企流动性压力,起到稳定社会预期、提振市场信心的作用。

  扩大优质民企股权融资规模

  《通知》强调,深化债券市场体系建设,畅通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渠道。其中提到,优化民营企业债务融资工具注册机制,充分发挥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作用,扩大民营企业债券融资规模。鼓励和引导机构投资者积极科学配置民营企业债券,加大对民营企业债券投资力度。

  王青认为,《通知》对畅通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渠道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安排,包括“充分发挥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作用”“加大对民营企业债券投资力度”“探索发展高收益债券市场”等措施。特别是“探索发展高收益债券市场”,能够真正降低民企债券融资门槛,还能在风险收益相匹配的原则下,缓解金融机构“资产荒”的现象,推动金融资源按照市场化方式实现有效配置。

  “不过,市场培育需要一段时间,当前还可以尝试通过各级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提供担保等方式,直接支持民营小微企业发债融资。这不仅是对现有民企债券融资增信工具的补充,还能在短期内有效扩大民企债券融资规模。”王青说。

  同时,《通知》强调,更好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作用,扩大优质民营企业股权融资规模。其中明确提出,支持民营企业上市融资和并购重组,强化区域性股权市场对民营企业的支持服务,发挥股权投资基金支持民营企业融资的作用。

  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陈雳认为,支持民营企业上市融资,主要还是从资本服务实体经济角度出发,进一步发挥全面注册制的优势,为民营企业打通资金链上最后的堵点,集合资本市场多方面力量来帮助此类企业做优做强。

  增强民营经济金融承载力

  《通知》强调,加大外汇便利化政策和服务供给,支持民营企业“走出去”“引进来”。其中提到,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跨境人民币“首办户”拓展行动,扩大高新技术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跨境融资便利化试点范围,持续创新跨境金融服务平台应用场景、拓展覆盖范围,为民营企业提供线上化、便利化的融资结算服务等举措。

  《通知》提出,要综合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财政奖补和保险保障等措施,提升金融机构服务民营经济的积极性。

  《通知》还强调,优化融资配套政策,增强民营经济金融承载力。并明确提出完善信用激励约束机制、健全风险分担和补偿机制、完善票据市场信用约束机制、强化应收账款确权、加大税收政策支持力度等5条举措。

  在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看来,民营企业普遍存在缺数据、缺征信、缺担保等“三缺”现象。为此,应进一步建立健全企业、银行、政府各方责任共担和损失分担机制,如不断完善政府主导的融资担保体系,尤其是民营企业信贷担保体系,建立民营企业风险补偿基金,减少民营企业“三缺”对融资的影响。与此同时,推动担保费率逐步降低。并充分发挥金融科技在民营企业融资中的作用,一方面弥补企业信用数据较少等不足,一方面提升金融服务质效。

  此外,《通知》强调,金融机构要加强宣传解读,主动将金融支持政策、金融产品和服务信息推送至民营企业。各地金融管理、发展改革、工信、财税、工商联等部门加强沟通协调,强化督促指导,提升政策实效。

  王青表示,接下来的重点将是强化落实,特别是加大财政部门与金融机构的协调配合。

声明

  一、本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二、标注《大视野新闻网》来源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并注明来源及作者。

  三、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阅读

  1月17日,2023年中国经济年报出炉。从“账面”“市面”“资金面”“政策面”四个方面来看,中国经济稳的基础不断夯实,进的动力不断增强。  账面:收入增长 支出有力  财政是国家的“钱袋[详细]

2024-01-19

  国家发展改革委1月17日消息,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日前撰文指出,要深刻把握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政策取向,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经济工作的决策部署,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推动经[详细]

2024-01-19

  近日,多地陆续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其中,江苏和浙江第三档月最低工资标准均超过2000元。  专家表示,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有利于分配结构的调整,对劳动者的利益有着实质性的影响。随着最低工资[详细]

2024-01-19

  春运即将开启,这是中国交通运输的又一次“大考”,今年春运期间,预期将出现客运“超大流量”。同时,开年以来,铁路、民航、物流快递等产业也都显示出活力,从诸多“流动的指标”可以看出,中国经[详细]

2024-01-19

  2023年中国经济年度“成绩单”揭晓,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全年国内生产总值超126万亿元,同比增长5.2%,为2024年经济社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成绩来之不易,值得倍加珍惜。[详细]

2024-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