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支持民营经济25条” 企业、专家关注哪些内容?

发布时间:2023-11-30 08:54:01 来源: 编辑:佚名 浏览: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强化金融支持举措 助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支持民营经济的25条具体举措(以下简称“支持民营经济25条”)。

  《通知》发布后,中新财经采访了多位企业代表或专家,他们重点关注“支持民营经济25条”中的哪些内容?

  拓宽民营企业融资渠道

  “支持民营经济25条”中,有多条举措都与拓宽民企融资渠道相关。例如,《通知》明确,深化债券市场体系建设,畅通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渠道;更好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作用,扩大优质民营企业股权融资规模。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中国民营经济50人谈成员薛军表示,这对于民营企业来说,是一个重磅利好。“支持民营经济25条”,概括来讲可以总结为不仅要给钱,还要给对钱。

  在他看来,“支持民营经济25条”加大了对民营经济,特别是其中的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除了从民企贷款占比、首贷加强等典型金融类支持外,增加了以票据、债券、股权等多维一体的公开交易市场支持。

  薛军说,“支持民营经济25条”试图从金融机构、民企两个角度,缓解民营企业融资成本较高的问题。从金融机构角度,强化正向激励,提升金融机构服务民营经济的主动性,既增加民企的信贷,又拓宽了融资渠道。从民企角度,规范民企发展,支持民企增加信用、控制风险,解决民企自身的问题,让民企更受到认可。

  在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看来,多措并举强化金融支持,从民营企业需求特点出发,着力畅通信贷、债券、股权等多元化融资渠道,不仅回应了众多民营企业的关切,更有力提振了民营企业信心。

  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华辰精密装备(昆山)股份有限公司表示,目前来看,“支持民营经济25条”对华辰装备来讲,有很多积极意义,例如:融资渠道更广、种类更多。

  加大外汇便利化政策和服务供给

  《通知》提出,加大外汇便利化政策和服务供给,支持民营企业“走出去”“引进来”,并提出了“完善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政策”“优化跨境金融外汇特色服务”等方面的举措。

  薛军表示,加大对民营企业的外汇便利化政策和服务供给,是给予民营经济通过走出去战略做大做优做强的重要举措。

  他说,《通知》强调从境内境外两个市场,展开对民营经济的金融支持。完善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政策和优化跨境金融外汇特色服务,不仅可以解决民营企业跨境投资外汇需求问题,还能为民营企业的海外经营活动降低汇兑风险。

  在薛军看来,民营企业持续走出去的趋势,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是不会逆转的。而民营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和全球产业链布局,不仅是民营企业发展壮大的路径之一,也是应对“脱钩断链”和提升技术创新水平的有效措施。

  加大对重点领域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

  《通知》提出,加大对科技创新、“专精特新”、绿色低碳、产业基础再造工程等重点领域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

  在薛军看来,《通知》提出对“专精特新”等重点领域民营经济加大支持,顺应了国家发展高精尖领域技术的战略布局。

  华辰装备表示,“支持民营经济25条”能够较为有效地盘活上下游产业链的资源协同和创新联动,积极推动创新产品,尤其高端装备的应用推广及产业化,为企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增强民营经济金融承载力

  《通知》还提出,优化融资配套政策,增强民营经济金融承载力。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增强民营经济金融承载力”是一个具有新意的提法。在他看来,重点是要不断优化融资增信体系,完善风险分担、补偿机制,提高民营企业获取金融服务的能力和金融机构提供金融服务的意愿。民营企业普遍存在缺数据、缺征信、缺担保等“三缺”现象,这些措施将减少民营企业‘三缺’对融资的影响。

  董希淼表示,“支持民营经济25条”有助于进一步优化民营企业和民营经济金融资源配置,稳定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的信心和预期,进一步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在服务我国经济恢复回升和高质量发展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民营经济发展趋势长期向好。”周鸿祎说,随着民营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提升,民营企业必将在利好政策的助推下提升核心竞争力,在稳就业、促增收中大显身手,迎来更广阔的舞台和更光明的前景,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

声明

  一、本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二、标注《大视野新闻网》来源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并注明来源及作者。

  三、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阅读

  1月17日,2023年中国经济年报出炉。从“账面”“市面”“资金面”“政策面”四个方面来看,中国经济稳的基础不断夯实,进的动力不断增强。  账面:收入增长 支出有力  财政是国家的“钱袋[详细]

2024-01-19

  国家发展改革委1月17日消息,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日前撰文指出,要深刻把握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政策取向,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经济工作的决策部署,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推动经[详细]

2024-01-19

  近日,多地陆续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其中,江苏和浙江第三档月最低工资标准均超过2000元。  专家表示,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有利于分配结构的调整,对劳动者的利益有着实质性的影响。随着最低工资[详细]

2024-01-19

  春运即将开启,这是中国交通运输的又一次“大考”,今年春运期间,预期将出现客运“超大流量”。同时,开年以来,铁路、民航、物流快递等产业也都显示出活力,从诸多“流动的指标”可以看出,中国经[详细]

2024-01-19

  2023年中国经济年度“成绩单”揭晓,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全年国内生产总值超126万亿元,同比增长5.2%,为2024年经济社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成绩来之不易,值得倍加珍惜。[详细]

2024-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