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信心从哪里来丨中国经济活力足!政策“组合拳”如何显效发力?

发布时间:2023-12-10 08:55:17 来源: 编辑:佚名 浏览:

  从年初铆足干劲实现“开门红”,到前三季度持续恢复向好、总体回升态势更趋明显,今年以来,一系列扩需求、促增长等政策持续发力,推动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回升向好,展现强大韧性和活力。


  体验温情与人间烟火气的淄博烧烤、挥洒青春奔赴山海的“特种兵旅行”、展现中式浪漫与诗意的《长安三万里》热映……今年中国大众消费市场现象级爆款频出。最新数据显示,1—10月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6.9%,消费持续恢复提升,其中第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94.8%。不难看出,消费加速回暖已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引擎”。

  这些亮眼成绩离不开政策的强大支持。从今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部署的年度重点工作,到7月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发挥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都表明消费对于稳增长的重要意义。对此,从中央到地方相继出台扩内需、促消费政策举措,涵盖汽车、家居等领域。随着政策显效发力,当前我国消费场景不断拓展,消费升级趋势明显。1—10月,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19%。未来,随着经济总体回升向好,消费者预期改善,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果将更为凸显。


  近年来,我国根据当前经济形势出台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消费政策,包括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消费模式创新和改善消费条件等,极大推动了消费增长。特别是随着今年新冠疫情防控平稳转段后,相关政策针对内需不足等问题持续发力,消费又出现大幅反弹,成为拉动经济的最大动力。这些积极效应预计在2024年还会进一步延续。


  从开进乡村百姓家,到海外车展“吸睛”无数,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成绩斐然。中汽协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10月份,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高达99.5万辆,同比增长99.1%。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中不难看出,中国的先进制造、数字经济等新产业活力涌动,少不了相关政策的护航加持。

  今年5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出台政策,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加快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此后,适度超前建设充电基础设施、支持农村地区购买使用新能源汽车、推动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等一系列政策“组合拳”持续显效发力。从战略性新兴产业到未来产业,在政策加持下,涉及领域新、技术含量高、科技创新发挥主导作用的新质生产力正加快形成,不断推动产业提质升级,蓄积发展新动能。


  相对于传统生产力,新质生产力的“新”体现在科技创新发挥主导作用、以高新技术应用为主要特征、以新产业新业态为主要支撑。今年前三季度,我国的高技术制造业投资保持两位数增长,吸引外资最多的领域也是高技术产业。这背后是生产力不断“焕新”引领产业体系腾飞。


  近几年,一些民营企业遇到了不少发展中的问题和成长的困扰。今年以来,为给民营经济发展强信心、增动力,中共中央专门印发《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提出31条具体举措支持民营经济发展;随后,国家发改委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实施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近期若干举措的通知》,围绕促进公平准入等五个方面提出28条具体措施,并将每个任务分解到相关单位,以责任制促落实、保成效;近期,针对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痛点堵点,中国人民银行等八部门又联合印发《关于强化金融支持举措助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通知》,提出支持民营经济的25条具体举措。

  不仅如此,今年各地也陆续出台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融资难题破解、拖欠账款清理、“真金白银”支持科技创新……事实证明,这些政策的出台大大提高了民营企业的获得感,帮助“自己人”增强了发展的信心。今年前10个月,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6.2%,占进出口总额比重53.1%,比上年同期提高3.1个百分点;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民间投资增长9.1%……民营经济发展总体呈现出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基本态势。


  民营经济在近几年面临着较大的压力,今年前10月民间投资增速能够实现较快正增长,得益于一系列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举措所产生的积极的作用。下阶段要持续给予民营经济支持,这样有助于民营企业恢复信心、稳定预期,不断发展壮大。


  “受益于中国开放的政策,我们WV1镜面清洗机2022年在抖音的销量只有2万台,今年已卖出超过10万台,成为该渠道生活电器销量冠军”。在德国卡赫大中华区总裁唐晓东看来,随着中国一系列扩大开放的新政实施落地,不仅让更多外资切身感受到中国发展的活力,也给他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以及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改善营商环境的坚定态度,为外资在华深耕提供了更多可能。除了进一步便利国内外人员往来外,今年中国又提出全面取消制造业外资准入限制、扩大电信、旅游等服务领域对外开放等新举措。最新报告显示,八成以上外资企业对中国营商环境评价“满意以上”,七成在华产业链布局趋向“保持稳定”。这充分表明,中国对多数外国企业来说仍然是“不二选择”。


  今年我国对于外资、外贸投入的政策力度是前所未有的,不仅创造了很好的政策环境,也顶住了全球经济下行压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持续巩固。下一步关键在于落实,在制定实施细则、推进相关政策法律落地等方面应继续下功夫。

声明

  一、本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二、标注《大视野新闻网》来源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并注明来源及作者。

  三、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阅读

  1月17日,2023年中国经济年报出炉。从“账面”“市面”“资金面”“政策面”四个方面来看,中国经济稳的基础不断夯实,进的动力不断增强。  账面:收入增长 支出有力  财政是国家的“钱袋[详细]

2024-01-19

  国家发展改革委1月17日消息,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日前撰文指出,要深刻把握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政策取向,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经济工作的决策部署,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推动经[详细]

2024-01-19

  近日,多地陆续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其中,江苏和浙江第三档月最低工资标准均超过2000元。  专家表示,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有利于分配结构的调整,对劳动者的利益有着实质性的影响。随着最低工资[详细]

2024-01-19

  春运即将开启,这是中国交通运输的又一次“大考”,今年春运期间,预期将出现客运“超大流量”。同时,开年以来,铁路、民航、物流快递等产业也都显示出活力,从诸多“流动的指标”可以看出,中国经[详细]

2024-01-19

  2023年中国经济年度“成绩单”揭晓,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全年国内生产总值超126万亿元,同比增长5.2%,为2024年经济社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成绩来之不易,值得倍加珍惜。[详细]

2024-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