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中国强调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 有何深意?

发布时间:2023-12-14 08:58:15 来源: 编辑:佚名 浏览: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1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会议提出,要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加强财政、货币、就业、产业、区域、科技、环保等政策协调配合,把非经济性政策纳入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强化政策统筹,确保同向发力、形成合力。为何要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将非经济性政策纳入评估有何深意?

  “不同领域政策效果相互‘打架’、相互抵消,是各国治理中常见的问题。”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表示,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是为了增强政策效果,减少和避免政府资源浪费。

  做好明年的经济工作,政策取向备受关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院长桑百川认为,提出增强宏观政策取向的一致性,就是要保证各项宏观经济政策之间相互协调、方向一致、共同发力,避免相互掣肘或是方向相反,政策效果相互抵消,影响宏观经济政策的最终效果。

  招商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张静静认为,会议对宏观政策取向一致、协调配合的要求非常重要,这是实现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防风险的基本保障。

  8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在定调明年经济工作时已提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其进行了更为细化的阐述,提出“把非经济性政策纳入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

  桑百川认为,这是考虑到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我们不仅关注经济政策的目标,还要考虑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包含的很多非经济目标。保障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各项事业协同发展,使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得到更有效实现,增加人们幸福感。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合作研究部主任、研究员刘英认为,非经济性政策的纳入预示着高质量发展更注重全面性和人民性,而非仅将目光局限于经济增长速度这个单一指标数据上。她表示,要加强财政与货币、产业与就业、区域与整体、科技与环保等政策的协调配合,以及七大政策协同发力,全方位、多维度、立体式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绿色发展在其中显得尤为重要。辽宁大学校长、北大博雅特聘教授余淼杰认为,把强调非经济性政策纳入到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中,既是对保护生态环境的强调,也是对高质量发展的追求。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王孝松同样提到,居民幸福感和获得感的来源并不仅仅是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也来自生活环境的改善。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金融学讲席教授田轩认为,这一提法是在总结当前政策执行中已出现问题的基础上,对于保证政策落细、落实和落地作出的进一步部署和安排。

  “好的营商环境打造,必然是包括法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在内的全方位政策整体协调发力的结果,而非经济政策一己之力能够完成。”田轩以营商环境政策举例称,从客观上看,方向一致、协调一致的法治、社会以及文化政策,与好的经济政策同等重要、互为前提。

声明

  一、本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二、标注《大视野新闻网》来源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并注明来源及作者。

  三、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阅读

  1月17日,2023年中国经济年报出炉。从“账面”“市面”“资金面”“政策面”四个方面来看,中国经济稳的基础不断夯实,进的动力不断增强。  账面:收入增长 支出有力  财政是国家的“钱袋[详细]

2024-01-19

  国家发展改革委1月17日消息,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日前撰文指出,要深刻把握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政策取向,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经济工作的决策部署,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推动经[详细]

2024-01-19

  近日,多地陆续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其中,江苏和浙江第三档月最低工资标准均超过2000元。  专家表示,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有利于分配结构的调整,对劳动者的利益有着实质性的影响。随着最低工资[详细]

2024-01-19

  春运即将开启,这是中国交通运输的又一次“大考”,今年春运期间,预期将出现客运“超大流量”。同时,开年以来,铁路、民航、物流快递等产业也都显示出活力,从诸多“流动的指标”可以看出,中国经[详细]

2024-01-19

  2023年中国经济年度“成绩单”揭晓,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全年国内生产总值超126万亿元,同比增长5.2%,为2024年经济社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成绩来之不易,值得倍加珍惜。[详细]

2024-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