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为何要探索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怎么建?

发布时间:2023-12-22 10:00:08 来源: 编辑:佚名 浏览: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19日至20日在北京召开。会议分析当前“三农”工作面临的形势和挑战,部署2024年“三农”工作。

  此次会议指出,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推动大面积提高粮食单产,巩固大豆扩种成果,探索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做好农业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确保2024年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

  在此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也强调,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探索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改革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提高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标准。

  对此,农业农村部农研中心研究员张照新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探索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成为今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粮食安全方面提出的新举措,其核心是根据各省的粮食消费与生产之间的差距,建立粮食调入省对粮食调出省进行利益补偿的制度性安排。

  “之所以提出这个补偿机制,其根源在于粮食产业与其他特色产业存在的收益差距。”张照新指出,与其他果蔬茶等特色作物相比,粮食生产产值低,产后加工业也多属于利润率相对较低的行业,由此带来的不仅是种粮农民的亩均收益低,地方政府的税收也比较少,由此也形成了长期以来的“粮食大县、财政穷县”格局。

  “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家在加大对种粮农民支持保护的同时,也出台了种粮大县奖励专项资金。但从实际运行效果看,这些政策并未从根本上扭转粮食大县财政穷县的格局。因此,这次中央提出探索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利益补偿机制,意在更好地缓解这个格局。这种设想在新世纪之初就被提出过,但因为考虑粮食市场交易的大环境下,省际之间的粮食购进、外销数据核实困难,加上对各省利益触动太大而未能成为政策。”

  张照新指出,未来落实这个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仍需要解决两个关键问题。

  一是各省的粮食产需缺口数的计算方法如果以各省粮食调进调出数据为依据,尽管目前对这个数据可以给出大致估计,但得到各地公认有难度。同时,部分粮食主产省由于转化为畜产品出口,可能对按照粮食实际流通数据进行补偿也会有不同意见。如果根据各省常住人口数量与粮食生产量的数据核算,计算方法相对简单,数据更容易获得,但不同收入群体、城乡之间的人口食物消费结构存在差异,人均粮食消费量存在差距。各省也会有不同意见,但取得共识相对容易些。二是补偿标准。这个标准估算难度很大,估算方法有多种,比如按照亩均产值、全产业链产值等角度进行估算,但取得共识很困难。可能需要中央根据粮食产业与特色产业的综合效益进行估算,给予一个适当的补偿标准。也可以引入市场机制,构建省际粮食调进调出指标交易的市场化平台,由各省自发进行磋商交易。

  “需要指出的是,粮食产销区省际利益补偿机制的建立,可能通过增加粮食主产区发展粮食产业的积极性,从而减轻粮食主销区强行推动农民种粮的压力,但是仍可能难以真正扭转产粮大县财政穷县的格局,因为这种格局背后有更多更深层次因素的影响。”张照新说。

  此外,会议强调,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加快推进种业振兴行动。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胡冰川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这表明从科技和产业两方面提升农业科技水平,增强农业核心竞争力。一方面是立足现有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将相关科研机构和科技企业等创新主体更好地进行整合,通过共享科技资源,降低创新成本,提高创新效率,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应用。另一方面则是通过产业带动实现农业科技创新的“内驱式”发展,尤其在种业科技创新当中,通过加快推进种业振兴行动,支持种业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培育优质高效的种子品种。

声明

  一、本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二、标注《大视野新闻网》来源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并注明来源及作者。

  三、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阅读

  1月17日,2023年中国经济年报出炉。从“账面”“市面”“资金面”“政策面”四个方面来看,中国经济稳的基础不断夯实,进的动力不断增强。  账面:收入增长 支出有力  财政是国家的“钱袋[详细]

2024-01-19

  国家发展改革委1月17日消息,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日前撰文指出,要深刻把握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政策取向,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经济工作的决策部署,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推动经[详细]

2024-01-19

  近日,多地陆续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其中,江苏和浙江第三档月最低工资标准均超过2000元。  专家表示,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有利于分配结构的调整,对劳动者的利益有着实质性的影响。随着最低工资[详细]

2024-01-19

  春运即将开启,这是中国交通运输的又一次“大考”,今年春运期间,预期将出现客运“超大流量”。同时,开年以来,铁路、民航、物流快递等产业也都显示出活力,从诸多“流动的指标”可以看出,中国经[详细]

2024-01-19

  2023年中国经济年度“成绩单”揭晓,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全年国内生产总值超126万亿元,同比增长5.2%,为2024年经济社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成绩来之不易,值得倍加珍惜。[详细]

2024-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