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社会

国安部:这份日常保密注意事项清单,请速查收!

发布时间:2023-12-25 09:25:48 来源:来源:国家安全部微信公众号 编辑:佚名 浏览:

这份清单 请速查收!

国家秘密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每个公民都有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任何危害国家秘密安全的行为都必将受到法律追究。工作生活当中,有一些小细节,稍不注意就会引发失泄密风险,造成严重后果。今天,国家安全机关准备了一份日常保密注意事项清单,让我们一起在工作生活中更好地保守国家秘密和工作秘密,共同筑牢保密的钢铁城墙。

涉密文件

1.不将涉密文件、资料随意堆放在办公桌上,用后及时将其放到符合保密等级的保密柜中。

2.不将涉密文件、资料带离办公场所。

3.阅读或使用完涉密文件、资料后不私自留存。

4.不私自复印、摘抄、扫描或翻拍涉密文件、资料。

5.不通过普通邮寄的方式寄递涉密文件、资料。

6.不随意将存有涉密文件的U盘或移动硬盘交由他人使用。

7.不在互联网网盘、云盘中存储国家秘密和内部敏感信息。

涉密计算机

1.不将涉密计算机接入互联网或其他公共网络。

2.不随意在涉密计算机上安装从互联网下载的软件。

3.不擅自卸载涉密计算机上的安全软件。

4.不在涉密计算机上使用无线网卡、无线鼠标、无线键盘等无线设备。

5.不在涉密计算机和互联网计算机之间交叉使用U盘、移动硬盘。

6.不点击陌生账号发来的电子邮件和链接。

7.不设置基于姓名、生日、身份证号等简单且指向性强的密码。

生活中的手机

1.不用手机发送国家秘密事项或涉密信息。

2.不扫描来路不明的二维码。

3.不连接没有加密防护的WIFI网络。

4.不过于详细记录联系人的工作单位、职务等信息。

5.不将手机连接涉密计算机。

6.不轻易在敏感地点附近打开手机的定位功能。

7.不将手机带入涉密场所。

生活中的朋友圈

1.不与朋友、同学、家人等谈论涉密事项。

2.不将无关人员带入涉密场所。

3.不携带密件等涉密物品参观、游览、探亲访友或出入公共场所。

4.在社会交往中洁身自好,在重要敏感单位工作的人员不要暗示自己的“特殊身份”,避免被别有用心的人利诱、胁迫导致泄密。

5.不在公共社交平台上谈论涉密事项。

国家安全机关提示

每个公民要做好应尽的保密义务,紧绷保密之弦,增强保密意识,提高保密能力。如发现窃取国家秘密等危害国家安全行为或可疑情况,请及时拨打12339举报受理电话,登录www.12339.gov.cn互联网举报受理平台,通过国家安全部微信公众号举报受理渠道,或直接向当地国家安全机关进行举报。

(国家安全部微信公众号)

声明

  一、本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二、标注《大视野新闻网》来源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并注明来源及作者。

  三、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阅读

“我是省国家安全厅侦察处的处长,你放心,有我在,保你没事。”这是李某冒充国家安全机关工作人员开展诈骗活动时的惯用话术。目前,李某因冒充国家安全机关工作人员开展诈骗活动,已被有关部门依法采取刑[详细]

2024-01-19

据中央气象台网站消息,预计18日至19日,内蒙古、陕西及华北、黄淮部分地区仍有降雪,贵州、湖南、江西和广西等地雨势较强。2024年的首场寒潮天气过程将于20日开始影响我国中东部,气温下降明显,寒意逼人[详细]

2024-01-19

2023年12月,集章爱好者在“最中国·文博市集”活动现场盖章。活动方供图2023年12月的一天,初雪后的北京气温骤降,西单·THE NEW更新场的B1层却人头攒动,人们出行的热情似乎丝毫没有受影响。这里正在[详细]

2024-01-19

随着消费场景的拓宽、服务及产品供给的增加、顶层设计的逐步完善,更多专业类健康消费将涌现出来,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居家检测、保健食品、滋补养生……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和生活方式[详细]

2024-01-19

1月19日凌晨,华中农业大学在官方微博发布情况通报。通报里说,针对2024年1月16日网上关于华中农业大学教师黄某某学术不端等问题的举报信息,学校学术道德委员会成立调查组开展调查,在已调查材料中发现[详细]

2024-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