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力争实现“开门红” 多地谋划布局明年经济

发布时间:2023-12-27 09:16:07 来源: 编辑:佚名 浏览:

  近日,多地相继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对明年经济工作作出相关部署。其中,广东、浙江等经济大省明确提出“挑大梁”;四川、天津等地提出明年政策将靠前发力,力争实现经济“开门红”“开门稳”。

  经济大省明确提出“挑大梁”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统筹好地方债务风险化解和稳定发展,经济大省要真正挑起大梁,为稳定全国经济作出更大贡献。

  经济大省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顶梁柱”。从目前公布的2023年前三季度数据看,广东、江苏、山东、浙江、河南、四川等6个经济大省,保持着全国经济总量约45%的份额。

  12月中旬,广东、浙江、江苏均召开了省委常委会会议,并提到了“挑大梁”。

  比如,广东提出,坚决扛起“经济大省要真正挑起大梁”的责任,纵深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着力扩需求稳增长,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加快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筑牢安全发展底线,为全国发展大局作出应有贡献。

  浙江要求,要保持警醒、更好前进,科学谋划明年工作思路,进一步谋划牵一发动全身的抓手和突破性创新、攻坚性改革、提升性开放的举措,坚持政策聚焦稳增长,努力在“一盘棋”稳经济大盘上勇挑大梁。

  12月22日召开的四川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扎实做好明年经济工作,要把“经济大省要真正挑起大梁”体现在坚决完成明年增长目标上。细化和锁定目标,农业要延续稳定增长,二产业尤其是工业要加快发展,服务业要继续保持良好势头。

  科学研究制定明年发展目标

  在各地召开的会议中,多地对明年政策端发力作出相关定调:科学研究制定明年发展目标,政策将靠前发力,努力实现经济“开门红”。

  四川表示,要精心谋划推动明年经济工作,靠前发力打好政策提前量,科学研究谋划明年发展目标和重点工作举措,尽快把开年各项重点任务梳理出来、安排下去,推动各项政策早出台、部署早落地、措施早见效,努力实现明年“开门红”。

  重庆提出,要按照“跳一跳、够得着”原则,确定明年经济工作目标,聚焦工业投资、财政、城乡居民收入、重点领域改革等加强研究、拿出务实举措,以最大的努力争取最好结果。

  北京明确,要自觉服务大局,主动对标对表,科学制定明年发展目标,在工作中准确把握“稳”与“进”、“破”与“立”的关系,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加快发展,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中担起重任。

  突出重大项目引领作用

  持续扩大投资、突出重大项目引领作用是地方谋划的重点任务。

  福建提出,要扩大有效投资,加快增发国债项目建设,接续谋划实施重大项目,优化审批服务,强化要素保障,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

  山东明年继续把扩大有效投资摆在重要位置,聚焦落实国家重大战略、防灾减灾、产业升级等,围绕数字经济、能源转型、传统产业转型、“新三样”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基础设施、民生保障等重点领域,谋划推出一批重点项目,千方百计推动投资扩量增效。

  山东省委财经办有关负责人介绍,工作中将突出项目化推进,按照“签约一批、开工一批、投产一批”思路,聚焦省市县三级重点项目,健全全过程闭环式服务推进体系。尤其要落实好领导帮包机制,建立重点项目推进专班,及时解决困难问题,促进项目尽快落地见效。

  上海、河南、安徽等地还要求抓住政策机遇,做好重大项目储备工作。

  比如,河南提出抢抓重大机遇,推动更多事关河南长远发展的基础性、全局性、战略性重大项目,纳入国家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大盘子”;上海市表示,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准确把握中央政策取向,加强项目谋划储备和落地,发挥好宏观政策效应,不断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声明

  一、本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二、标注《大视野新闻网》来源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并注明来源及作者。

  三、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阅读

  1月17日,2023年中国经济年报出炉。从“账面”“市面”“资金面”“政策面”四个方面来看,中国经济稳的基础不断夯实,进的动力不断增强。  账面:收入增长 支出有力  财政是国家的“钱袋[详细]

2024-01-19

  国家发展改革委1月17日消息,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日前撰文指出,要深刻把握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政策取向,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经济工作的决策部署,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推动经[详细]

2024-01-19

  近日,多地陆续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其中,江苏和浙江第三档月最低工资标准均超过2000元。  专家表示,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有利于分配结构的调整,对劳动者的利益有着实质性的影响。随着最低工资[详细]

2024-01-19

  春运即将开启,这是中国交通运输的又一次“大考”,今年春运期间,预期将出现客运“超大流量”。同时,开年以来,铁路、民航、物流快递等产业也都显示出活力,从诸多“流动的指标”可以看出,中国经[详细]

2024-01-19

  2023年中国经济年度“成绩单”揭晓,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全年国内生产总值超126万亿元,同比增长5.2%,为2024年经济社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成绩来之不易,值得倍加珍惜。[详细]

2024-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