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坚持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同频共振

发布时间:2023-12-28 08:40:11 来源: 编辑:佚名 浏览: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要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这为新一年的民生保障和改善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回望2023年,一个个向上的数字呈现出民生向好的基本面貌。前三季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长3.9%,投在支持劳动者就业创业、新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促进公共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等重点领域,基本民生服务得到有效保障。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累计实际同比增长5.9%,高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速0.7个百分点,到今年6月底,全国城市和农村低保标准分别较去年同期提高4.8%、8.5%,人民群众在经济发展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有助于更好提升生活品质。

  但也要看到,我国低收入群体规模依然较大,加快走向“橄榄型”社会,需要为民生改善提供更多有利条件,也迫切需要建设内容更丰富、体系更完善的民生保障制度来满足不同层次人群的需要。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增进民生福祉,保持社会稳定,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

  保障和改善民生,关键是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和人口老龄化、城镇化、就业方式多样化加快发展,民生保障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挑战。增进民生福祉必须遵循客观规律,坚持实事求是,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坚持循序渐进、小步快走,把提高民生保障水平建立在经济和财力可持续增长的基础之上,避免盲目“泛福利化”。

  保障和改善民生,贵在扎实推进、可持续发展。补齐民生保障领域短板,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应把目标任务聚焦到群众反映强烈的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上,政策措施成熟一项出台一项,确保各项利民措施有序推进,在保障范围能宽尽宽的基础上强化精准扩面,在逐步提高保障水平的前提下合理适度,在改进各项公共服务新模式的同时为群众提供更加精细高效贴心的服务,从而确保各项福利待遇按时足额送达,努力使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更加突出就业优先导向,确保重点群体就业稳定。织密扎牢社会保障网,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发展银发经济,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对明年的民生保障与改善工作作出明确部署。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锲而不舍推进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同频共振,才能在更高水平上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声明

  一、本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二、标注《大视野新闻网》来源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并注明来源及作者。

  三、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阅读

  1月17日,2023年中国经济年报出炉。从“账面”“市面”“资金面”“政策面”四个方面来看,中国经济稳的基础不断夯实,进的动力不断增强。  账面:收入增长 支出有力  财政是国家的“钱袋[详细]

2024-01-19

  国家发展改革委1月17日消息,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日前撰文指出,要深刻把握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政策取向,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经济工作的决策部署,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推动经[详细]

2024-01-19

  近日,多地陆续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其中,江苏和浙江第三档月最低工资标准均超过2000元。  专家表示,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有利于分配结构的调整,对劳动者的利益有着实质性的影响。随着最低工资[详细]

2024-01-19

  春运即将开启,这是中国交通运输的又一次“大考”,今年春运期间,预期将出现客运“超大流量”。同时,开年以来,铁路、民航、物流快递等产业也都显示出活力,从诸多“流动的指标”可以看出,中国经[详细]

2024-01-19

  2023年中国经济年度“成绩单”揭晓,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全年国内生产总值超126万亿元,同比增长5.2%,为2024年经济社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成绩来之不易,值得倍加珍惜。[详细]

2024-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