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商务部:有信心保持全年外贸规模和国际市场份额总体稳定

发布时间:2023-12-29 16:43:46 来源: 编辑:佚名 浏览:

  12月28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亚东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年以来,中国外贸顶住压力,克服外需下滑、价格下行和去年高基数影响,展现了较强韧性。“商务、海关等部门和重点省市监测显示,年底外贸运行基本延续了四季度以来的态势,我们有信心保持全年外贸规模和国际市场份额的总体稳定,较好完成促稳提质的年度目标任务。”

  展望2024年,何亚东表示,既要看到外部环境的不确定不稳定性,也要看到中国经济和外贸发展的有利条件在不断积聚。

  “一方面,世界经济仍处于艰难复苏的进程中,全球贸易回暖速度缓慢,联合国贸发会议预测,2023年全球货物贸易额下降7.5%,2024年仍然‘高度不确定且总体悲观’。地缘政治影响外溢、贸易保护限制增多等不利影响仍在持续。另一方面,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对外开放的红利将继续显现,外贸新产品、新业态的潜力将持续释放。我们有信心,在各项稳经济、稳外贸政策‘组合拳’支持下,在广大外贸企业共同努力下,中国外贸将继续保持回稳向好的势头。”何亚东说。

  吸引外资方面,何亚东表示,总的看,中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将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随着已出台外资政策效果的逐步显现,中国市场对外资的“磁吸力”将会更强。

  对于当前外资规模的波动,何亚东介绍说,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经济因素,也有非经济因素,要多角度来看待。

  从纵向看,我国引资规模仍处于历史高位。2019年至2021年我国吸收外资连续三年刷新历史纪录,2022年1月份至11月份实际使用外资规模达到1.16万亿元,为历史同期最高水平。在上年高基数的情况下,今年1月份至11月份吸引外资出现波动是正常的。同时,1.04万亿元的引资规模仍处于历史高位。

  从横向看,近年来全球跨国投资低迷,联合国贸发会议报告显示,2022年全球跨国直接投资规模同比下降12.4%,2023年将继续萎缩。今年以来,跨国公司纷纷来华考察洽谈,表现出对投资中国极大兴趣。今年1月份至11月份,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8万家,同比增长36.2%,也印证了外资企业来华投资势头。

  从结构看,随着跨国公司调整投资布局,我国吸引外资的结构在持续优化。今年1月份至11月份,高技术产业引资规模达到3866.5亿元,占全国吸引外资比重为37.2%,比2022年全年水平提升了1.1个百分点。其中,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分别增长27.6%和5.5%,研发与设计服务领域外资增长9.1%。

声明

  一、本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二、标注《大视野新闻网》来源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并注明来源及作者。

  三、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阅读

  1月17日,2023年中国经济年报出炉。从“账面”“市面”“资金面”“政策面”四个方面来看,中国经济稳的基础不断夯实,进的动力不断增强。  账面:收入增长 支出有力  财政是国家的“钱袋[详细]

2024-01-19

  国家发展改革委1月17日消息,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日前撰文指出,要深刻把握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政策取向,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经济工作的决策部署,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推动经[详细]

2024-01-19

  近日,多地陆续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其中,江苏和浙江第三档月最低工资标准均超过2000元。  专家表示,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有利于分配结构的调整,对劳动者的利益有着实质性的影响。随着最低工资[详细]

2024-01-19

  春运即将开启,这是中国交通运输的又一次“大考”,今年春运期间,预期将出现客运“超大流量”。同时,开年以来,铁路、民航、物流快递等产业也都显示出活力,从诸多“流动的指标”可以看出,中国经[详细]

2024-01-19

  2023年中国经济年度“成绩单”揭晓,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全年国内生产总值超126万亿元,同比增长5.2%,为2024年经济社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成绩来之不易,值得倍加珍惜。[详细]

2024-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