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做一粒倔强的种子

发布时间:2024-01-02 18:26:39 来源: 编辑:佚名 浏览:

  雪落寒窗,梅筛新月。又过了,一番寒暑。

  新年与旧年,原是时序的更迭,自当植入了心愿的种子,便成了希望的轮回。

  所以,古往今来,年年岁岁,人们对于新年的曙光总是充满赞美与期许。因为希望,无问尊卑,不分大小,无远弗届,给寒者以暖,让弱者图强。

  此刻,新年的阳光如期而至,抖落风霜,温润脸庞。无论是步履匆忙,抑或是濯足沧浪,不管是绸缪前瞻,又或是复盘回望,我们都祝愿你洗去疲惫,卸下盔甲,让崭新的希望涌满心房,向阳生长。

  平心而论,2023,的确是不易的一年。时代风云,雨雪晴霞,“温差”彻骨。闯过疫情三年,或以为迅速复苏指日可待,未曾想经济恢复既有“曲折”,又有“波浪”。资本市场热望与寒意共存,K线起伏与日常悲喜交织。难免,多少人困惑,多少人茫然;所幸,多少人相信相信的力量,多少人坚持坚持的信仰。

  登高望远,2023,韧劲尽显,负重向前。这一年,外部世界风高浪急。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地缘政治博弈风起云涌,逆全球化沉渣泛起,脱钩断链变本加厉。这一年,中国经济顶风雨、闯关隘,实现了预期目标。C919展翅翱翔,华为Mate 60刷屏出圈,汽车出口登顶全球,科技自立自强硕果盈箧。中流击水,破浪前行,中国经济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将达到三分之一,仍然是全球增长最大引擎。

  从长计议,2023,孕育新质,别开生面。这一年,金融监管格局呈现全覆盖、穿透式新态势。A股迎来全面注册制。这一年,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要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那么多政策密集出台,所体现的对市场的呵护之心,何曾有过?见,或者不见,山都在那儿。变,或迟或早,总归会发生。

  宏观从来影响微观,微观自然折射宏观。体味2023,不少人心有戚戚:微观感受和宏观形势之间有“温差”,有“落差”。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视角差异看到的世界定然不尽相同。有人因为看见而相信,有人因为相信而看见。身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复杂系统中形成一致性认知,难度空前。何况疫情“疤痕效应”未消,合成分解谬误犹存,逆周期政策落地见效尚需时日。

  悲观者烦忧,乐观者前行。面向未来,我们当多一点耐心,多一份信心,相信道路在脚下,积极因素在积累,直待一声春雷、一场春雨,唤醒无数沉寂。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关键一年。“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进”,是2024年经济最值得期待的看点。

  2024之进,在经济发展之稳进。形势越是复杂多变,越要坚持稳中求进。不稳无法进,不进难以稳。稳,是主调和大局,是基础和前提,行稳方能致远;进,是方向和动力,是信心和勇气,大势所趋,人心所向。财政适度加力、货币适度灵活,大有看头。

  2024之进,在科技创新之突进。创新是进步的关键。如华为饱受制裁,十年饮冰,难凉热血,一朝突围天下惊,所谓绝世利器者,无他,唯卧薪尝胆潜心创新。经济恢复并不是简单地回到过去,而是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以产业升级构筑竞争新优势。中国经济将在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中不断发展壮大。

  2024之进,在改革开放之锐进。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一招。忆往昔,三中全会拉开改革开放大幕,无数人命运由此改变。看今朝,三中全会将举行,布局深水区改革,多少人翘首以待。民企投资、地产企稳、地方化债,根本上都要在改革中求解。

  2024之进,在人心之思进奋进。国际舆论场上,唱衰中国的噪音不绝于耳,但从未能挡住中国经济的铿锵脚步。中国经济的基本面没变,任何艰难险阻,必不能阻挡英雄的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

  “雪压枝头低,虽低不着泥。一朝红日出,依旧与天齐。”这就叫复举的力量!国家如此,经济如此,市场亦会如此。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然而,要走进春天,不能坐等,不要徘徊。对美好最好的向往,就是创造美好。对迷茫最好的疗法,就是勇毅前行。

  做一粒倔强的种子吧,即便深埋在凛冬的厚雪里,也依然怀抱春暖花开的梦!经历了多少跌倒、多少煎熬、多少不屈不挠,就会迸发出多少勇毅、多少奋进、多少晖光日新。

  明天,也许就在某个转角处,讶然遇见一个明媚的春天!

声明

  一、本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二、标注《大视野新闻网》来源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并注明来源及作者。

  三、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阅读

  1月17日,2023年中国经济年报出炉。从“账面”“市面”“资金面”“政策面”四个方面来看,中国经济稳的基础不断夯实,进的动力不断增强。  账面:收入增长 支出有力  财政是国家的“钱袋[详细]

2024-01-19

  国家发展改革委1月17日消息,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日前撰文指出,要深刻把握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政策取向,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经济工作的决策部署,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推动经[详细]

2024-01-19

  近日,多地陆续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其中,江苏和浙江第三档月最低工资标准均超过2000元。  专家表示,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有利于分配结构的调整,对劳动者的利益有着实质性的影响。随着最低工资[详细]

2024-01-19

  春运即将开启,这是中国交通运输的又一次“大考”,今年春运期间,预期将出现客运“超大流量”。同时,开年以来,铁路、民航、物流快递等产业也都显示出活力,从诸多“流动的指标”可以看出,中国经[详细]

2024-01-19

  2023年中国经济年度“成绩单”揭晓,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全年国内生产总值超126万亿元,同比增长5.2%,为2024年经济社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成绩来之不易,值得倍加珍惜。[详细]

2024-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