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三农

聚人心,兴产业,谋发展——山西朔州应县杏寨乡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宽

发布时间:2024-01-03 10:12:53 来源:大视野新闻网 编辑:杨涛 浏览:

    (大视野新闻网讯   杨涛  王进路)今年以来,按照应县县委深入实施“六大工程”,扎实推动“六个转变”,奋力谱写加快建设现代化的塞上绿都应县篇章的发展思路,杏寨乡党委政府团结带领乡、村两级干部,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导向,锐意进取,奋勇争先,为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新动能,在经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上取得了新突破。全乡干部群众提整思想、转变作风、凝心聚力,争先进位,形成了推动全乡经济社会良好健康发展的强大合力,为推动全乡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

 

夯实农业根基,着力推进特色产业新发展

    杏寨乡坚持把发展经济作为首要职责,不断推进结构调整,按照“一村一品一主体”的理念,着力推进特色产业入乡村。

    乡村振兴的关键是产业兴旺。在农业种植上,杏寨乡因乡施策,因乡制宜。杏寨乡是以农业为主的农业大乡,每年种植玉米8万多亩,蔬菜种植1万多亩。在保证粮食产量的基础上加快农业产业转型,从粗放型种植向精细型种植转化,把传统蔬菜种植转为设施大棚种植,营造蔬菜种植的良好环境。杏寨乡着重推进设施农业大棚建设,现有设施农业大棚106个,占地132亩,计划明年在大东庄村引进资金建设设施大棚100个,占地120亩,打造大东庄村设施农业引领群众致富模式。

    杏寨乡大力发展畜牧产业,持续扶持规模养殖,由散养型向园区集中型养殖发展,依托优然牧场扩大奶牛养殖产业。围绕夯实悠然牧场饲养基地壮大本乡6个奶牛肉牛专业村目标,以望岩、大西头、大北头、安营、南湛等村为主,集中连片建设青贮基地3万亩。截至目前,杏寨乡奶牛养殖量达到26376头,肉羊饲养量达到14743只,猪养殖达到6563头。

 

    在特色苗木种植上,杏寨乡加快林果产业和庭院经济推进力度,望岩、小南头村林果产业初步成型,结合扶贫项目庭院经济发展,林果类产业将会成为杏寨乡一大支柱产业,计划按照直销水果、采摘园采摘、加工水果罐头三种模式进行销售,打通销售渠道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下一步,杏寨乡将从以下三方面继续发力。一是实施农光互补产业。该乡现在光伏发电项目占地5000亩,计划在光伏占地区域种植低杆高粱,实现农光互补促进经济发展。二是依托县里引进的菌类盐碱地改造项目,发展西北区域盐碱地菌类产业,争取让菌类产业成为乡支柱产业。三是引进瑞东油脂农贸实业有限公司项目,预计投资400万元在南湛村建厂,占地30余亩,主要是花生、胡麻、大豆榨油和精炼,年产值预计达2000多万元,年利润预计70万元。

注重企业管理,充分释放产业发展新动能

    杏寨乡共有7家大型企业,其中光伏发电企业4家,分别是晋能清洁能源光伏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应县光伏电站、格盟应县新能源有限公司、电投应县清洁能源有限公司和山西大唐国际应县风电有限责任公司晴天光伏电站,4家企业占地共计5000亩;奶牛养殖企业2家,分别是山西优然天合牧业阳光牧场和牛铃牧场,共占地2612亩,奶牛饲养量21813头,两牧场大大带动玉米青贮,改善了当地的种植结构,形成了产业链的大循环,带动当地农牧业发展,并促进农民增收;生物再生能源1家,为山西华新生物质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占地121亩,可对优然牧业(应县)三个牧场2.6万头奶牛的粪污进行集中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年处理粪污20万吨,年产生物天然气460万方,沼渣6万吨,沼液肥12万吨,年减排二氧化碳9.6万吨。沼液肥可减少化肥用量、降低种植成本、疏松土壤、减少病虫害,从而提高作物产量,预估惠农面积约20万亩。

完善基础设施,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新期待

    杏寨乡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村内道路设施全部硬化,农田水利设施四通八达,三干四干渠穿境而过,14村实现河灌,全乡现有机井300余眼,U型渠灌溉率达96%,为稳定粮食产量奠定基础。2023年底,杏寨乡规划建设大西头村东八一路至旅游路,道路畅通后,不仅方便广大民众出行,更是一条发展致富路,可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2023年,杏寨乡以践行“千万工程”经验为指导,以生产、生活、生态的“三生”环境改善为重点,找准发力点,真抓实干,持续为乡村振兴工作蓄能聚力。共计投资3010万元打造1个精品村9个示范村,实现了“亮化、绿化、净化、美化、硬化”,各村农村人居环境有效改变,大大提高了群众生活的幸福指数。


来源:印迹三晋

声明

  一、本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二、标注《大视野新闻网》来源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并注明来源及作者。

  三、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阅读

(大视野新闻网讯 杨涛)踏上到村工作之路,回到乡村田野,从大城市到小村庄,对刘丽萍来说,扒齿沟村是她基层工作开始的地方,也是实现扎根基层的青春之梦的地方。 来到沙塄河[详细]

2024-01-15

西易村美丽宜居的易苑生活小区。本报通讯员谢宏摄 错落有致的农家别墅,曲径通幽的生态小路,造型独特的景观雕塑……走进朔州市平鲁区白堂乡西易村易苑生活小[详细]

2024-01-15

(大视野新闻网讯 杨涛)近日印发的《山西省推进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简称《行动计划》)提出,到2025年全省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电力装机总规[详细]

2024-01-10

(大视野新闻网讯 杨涛)近日,一场别开生面的锣鼓文艺演出在朔城区南榆林乡青钟村精彩上演,有效提振了村民精气神、培育乡村好风尚,为乡村振兴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 活[详细]

2024-01-09

  (大视野新闻网讯 杨涛)“我的梦想就是要把 ‘应县下马峪豆腐’推广出去,让更多人品尝到家乡的美食。”十多年时间,从最初的批发零售发展到加工带批[详细]

2024-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