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冰雪经济“热”力十足 激发冬日文旅新活力

发布时间:2024-01-07 09:56:47 来源: 编辑:佚名 浏览:

  滑雪道上,来自全国各地的滑雪爱好者佩戴护目镜,脚踏雪板疾驰而下;冰雪乐园中,游客们既能观赏晶莹剔透的冰雕建筑,又能体验超长“冰滑梯”。刚刚过去的元旦假期,冰雪活动热闹非凡,“冰雪游”成为假日出游热门主题。

  冰雪经济的快速发展,不断激发冰雪消费活力。业内专家表示,发展冰雪旅游,既要着眼于满足人们不同层次的旅游需求,也要立足于变资源优势为发展优势,打造充满活力的新兴产业,加快塑造良好的地区形象,让“冷资源”变成“热经济”,推动冰雪旅游实现高质量发展。

  冰雪文旅打造消费新业态

  元旦期间,多地依托丰富的冰雪资源,打造冰雪产业新优势。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园区使用25万立方米的冰和雪打造千余个冰雪景观,为游客开启“冰雪盛宴”;在新疆阿勒泰地区,游客在民宿中品尝热乎乎的奶茶,感受冰雪旅游的舒适一面;呼和浩特市马鬃山滑雪场对外开放夜场滑雪,为滑雪爱好者们带来更丰富的冰雪游玩体验……

  冰雪旅游“热”彰显冬日经济活力,冰雪消费潜力正得到充分释放。同时,冰雪旅游热也带“旺”了各地民宿、温泉酒店等的人气。美团数据显示,元旦前温泉酒店的预订量同比增长250%,节假日的客房热度更高,不少客房已被抢先预订。

  近期,四川、海南、吉林等多地发布了面向餐饮、文旅、体育展会的专用消费券。其中,吉林省向游客发放冰雪消费券3000万元,并设立了总额1000万元的冰雪交通补贴,吸引消费者积极参与。受利好政策影响,吉林省冰雪旅游接待人次持续增加,预计目标冰雪旅游收入2300亿元。

  “冬日消费需求的增长源于人们对于保暖、休闲和美食等的追求。随着气温下降,人们更倾向于参与滑雪、泡温泉等季节性活动,同时也更愿意购买取暖设备、家居服饰等产品。这种季节性需求的增长有助于激发消费,推动商家生产和销售相关产品,从而促进经济增长。”中国数实融合50人论坛智库专家洪勇说。

  冰雪赛事激活产业新动能

  多地将群众冰雪赛事活动与民俗、旅游深度融合,掀起全民参与冰雪运动新热潮,探索了“冰雪+”的新模式。北京市体育局副局长葛军此前介绍,在北京冬奥会之后,北京市冰雪产业继续蓬勃发展,累计开展线上线下赛事活动9000余项次,参与人次达到1000多万,冰雪产业的“冷资源”正转化为“热经济”。

  在短道速滑世界杯北京站期间,首都体育馆内售卖“龙墩墩”的摊位前排起了长队。换上新装的“冰墩墩”各款最新文创产品,不仅没有随着冬奥会的结束而失去热度,反而继续担当大型赛事周边产品的“顶流”。大众对冰雪产品的热度不减,助力冰雪产业持续升温。

  冰雪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推进冰雪文化的传播,带动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冰雪运动,感受冰雪之美,从而达到“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

  近日,国家体育总局、文化和旅游部联合发布“跟着赛事去旅行”2023-2024全国冰雪赛事目录。2023-2024赛季全国雪上技巧锦标赛、全国单板滑雪平行项目锦标赛、中国女子冰球职业联赛(第三站)等赛事活动的开展,不仅推动了我国冰雪运动的发展,也带动了各地旅游业的繁荣。

  冰雪运动释放经济新活力

  元旦假期,以滑雪为代表的冰雪运动热度飙升,人们在滑雪场感受冬日里的“速度与激情”,滑雪已逐渐成为冬季休闲热门之选。

  假日期间,河北省张家口市的各大雪场迎来了滑雪小高峰。张家口市崇礼区是2022年冬奥会雪上项目举办地之一,在冬奥会之后也成为最热门的滑雪目的地之一。同程旅行数据显示,元旦假期首日,国内冰雪游热度上涨194%,冰雪运动、冰雪景观以及冰雪主题的文旅活动是冰雪旅游的主要玩法。

  滑雪、滑冰运动在南方地区也被列入冬季“运动清单”,成为人们热衷的冬季运动项目。截至目前,浙江已建成滑雪场18个,江苏的滑雪场共26个,广东冰雪乐园共9个。随着南方室内雪场的增加,冰雪消费变得更加便捷,未来南方滑雪市场的增长潜力和市场空间较大。

  《中国冰雪产业发展研究报告(2023)》显示,随着消费者逐渐将冰雪旅游、冰雪运动和相关消费作为度假主要内容,而非短时间“尝鲜”,中国冰雪旅游已逐渐走出“门票经济”的单一模式,不断深入开展的冰雪运动带动运动装备、餐饮住宿、交通出行等多业态共生发展。预计2023年中国冰雪产业规模将达到8900亿元,2025年将达到1万亿元,占中国体育产业总产值的五分之一。

声明

  一、本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二、标注《大视野新闻网》来源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并注明来源及作者。

  三、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阅读

  1月17日,2023年中国经济年报出炉。从“账面”“市面”“资金面”“政策面”四个方面来看,中国经济稳的基础不断夯实,进的动力不断增强。  账面:收入增长 支出有力  财政是国家的“钱袋[详细]

2024-01-19

  国家发展改革委1月17日消息,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日前撰文指出,要深刻把握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政策取向,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经济工作的决策部署,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推动经[详细]

2024-01-19

  近日,多地陆续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其中,江苏和浙江第三档月最低工资标准均超过2000元。  专家表示,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有利于分配结构的调整,对劳动者的利益有着实质性的影响。随着最低工资[详细]

2024-01-19

  春运即将开启,这是中国交通运输的又一次“大考”,今年春运期间,预期将出现客运“超大流量”。同时,开年以来,铁路、民航、物流快递等产业也都显示出活力,从诸多“流动的指标”可以看出,中国经[详细]

2024-01-19

  2023年中国经济年度“成绩单”揭晓,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全年国内生产总值超126万亿元,同比增长5.2%,为2024年经济社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成绩来之不易,值得倍加珍惜。[详细]

2024-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