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月6日电 题:从文物古籍解码“何以中华民族共同体”
新华社记者王明玉
文物古籍,传承情、意、志,蕴含精、气、神。千百年来,各民族文化在中华大地上交融汇聚,留下了灿若繁星的瑰宝,承载着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记忆……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正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展出。1500余件文物古籍浓缩千年时光,讲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故事,解码“何以中华民族共同体”。
述说过去,重温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
走进展厅,“六合同风”“四海一家”等语句从“集思柱”上缓缓流淌,汇入观众脚下的“中华文明之河”。
数千年来,大一统传统深深熔铸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发展历史中。从最先记载“大一统”一词的《春秋公羊传》,到生动阐释“长城内外是故乡”的《圣朝混一方舆胜览》,再到印有意为“桃花石”字样的铜币……
一件件文物古籍从历史深处走来,展现中华文明延续不断的历史基因,记录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历史,讲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动故事。
2023年8月2日,大一统展厅。新华社记者 王明玉 摄
铜鼓、箜篌、马头琴的千年回响,汇聚各民族文化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万千气象;河西走廊等著名要道,见证各民族你来我往、经贸交流的繁华景象……
“这些文物是实证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重要史料,凝结着中华民族共享的记忆和情感,体现了中华民族走向命运共同体的客观历史过程。”民族文化宫博物馆馆长陶颖说。
影响当下,推动共同体理念浸润人心
2023年9月16日,蒙曼、严庆等知名学者走进展厅,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为中央民族大学2.3万余名学生讲授“开学第一课”。
生动的现场讲述和沉浸式互动体验,铺展开一幅各民族共同开拓辽阔疆域、共同书写悠久历史、共同创造灿烂文化、共同培育伟大精神的宏阔画卷。
“仿佛看到跨越时空的共同性,体会到中华民族血脉相连、精神相通。”中央民族大学学生刘晓丽说。
2023年12月28日,大交融展厅。新华社记者 王明玉 摄
文物古籍以润物无声的方式阐释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吸引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70多所大中小学学生到场学习,在图文并茂的展示下,“中华民族大家庭”的种子深埋青少年心灵深处;
4000余名民族工作者来此培训,在深入浅出的讲解中,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根基愈发牢固;
1370多个社会团组前来参观,在精彩纷呈的展陈里,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浸润各族群众心田……
展览自2023年8月1日开幕以来,现场观展人次突破10万。“血脉相连、命运与共”“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展览留言簿上,字里行间流露着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深切共鸣。
启迪未来,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
展览不仅汇聚了大众目光,也成为理论界关注的重点,多位专家学者就此展开深入研讨。
“出土文物对实证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至关重要。”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刘国祥认为,应继续开展考古发掘、深入实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用出土文物填补文献空白,构建中华文明更久远的历史。
如何深入挖掘文物古籍蕴含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实?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考古文博系教授刘连香说,通过进一步考古发掘、学术研究、展览保护,文物古籍可以更好展示中华民族和谐统一的发展历程。
2023年12月28日,大团结展厅。新华社记者 王明玉 摄
就更好发挥文物古籍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独特作用,国家民委文化宣传司司长郭建民表示,将继续发挥好平台载体和专家作用,加强与文博单位、研究机构等交流合作,全方位多角度做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
“文物古籍的意义穿越古今、指向未来。”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院长关凯认为,应该在更大的时空框架内,以更宏观视角和现代化眼光,挖掘并展现文物古籍所蕴含的穿透力,讲好中华民族走向未来的故事。
述说过去、影响当下、启迪未来。文物古籍,串联起各族人民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精神纽带,承载着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历久弥新。
声明
一、本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二、标注《大视野新闻网》来源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并注明来源及作者。
三、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阅读
2024-01-19
2024-01-19
2024-01-19
2024-01-19
2024-01-19
最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