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汽车

【能源广角】电动汽车解锁卖电新模式

发布时间:2024-01-11 15:51:45 来源: 编辑: 浏览:

  

  我国拥有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市场,无序充电将给电网带来较大调峰压力。新能源汽车最实用的功能是车网互动,对于电动汽车车主,车网互动可以降低用车成本,还可赚取收益。对于充电桩运营商,可探索充电站参与电网需求侧响应、电力辅助服务市场等新型运营模式,有效提升收益。

  买辆电动汽车,躺在家里就能赚钱,这样的梦想正在照进现实。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等部门日前印发《关于加强新能源汽车与电网融合互动的实施意见》,提出大力培育车网融合互动新型产业生态,在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鲁、川渝等地区开展车网互动规模化试点示范,力争2025年底前建成5个以上示范城市,以及50个以上双向充放电示范项目。新政之下,电动汽车车主或将开启全新“卖电”体验。

  随着电动汽车普及,电动汽车车主最熟悉的场景就是利用充电桩给爱车充电。在这个过程中,电动汽车和电网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式的单向输入。车网互动就是要提升两者双向互动能力,通过智能有序充电、双向充放电等形式,让电动汽车与电网系统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实现深度融合。

  自动驾驶、智能语音、大屏显示……新能源汽车的功能越来越让人眼花缭乱,但最实用的可能就是车网互动。对于电动车主,车网互动可以降低用车成本,还可赚取收益。如果充电桩安装智能通信模块,可以实现电动汽车充电时间和充电功率的动态调控,车主通过手机扫码预约充电模式和出发时间,便可自动实现在电价较低的时段充电。如果充电桩具备双向充放电功能,还可选择在用电高峰期将车载电池储存的电能以高价出售给电网,从中获取差价利润。

  对于充电桩运营商,可探索充电站参与电网需求侧响应、电力辅助服务市场等新型运营模式,有效提升收益。以湖北黄石地区首座光储充放一体化示范工程为例,过去两年运营周期内,通过电动汽车充放电、光伏余电上网、储能峰谷套利等多种方式,累计新增运营收益161万元。

  更重要的是,车网互动可提升配电网接入能力,唤醒电动汽车“沉睡”的储能调峰潜力,支撑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我国拥有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市场,随着电动汽车保有量不断增加,无序充电将给电网带来较大调峰压力。每一辆电动汽车其实都是一个大型“充电宝”,如果合理引导电动汽车在用电低谷充电,在用电高峰放电,并进一步与新能源发电特性匹配,不仅能降低电网改造成本,改善电能质量,还能助力新能源消纳,为新型电力系统高效经济运行提供重要支撑。

  从可行性来看,据预测,2040年我国电动汽车保有量将达到3亿辆,每辆车平均电量大于65千瓦时,车载储能总容量超过200亿千瓦时,接近彼时每天的全社会用电量。同时,目前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基本可支持50万公里续航,而对于私家车而言,平均20万公里就足够普通家庭使用,电池富余容量较大,可以用作双向充放电应用。且多数个人汽车停放时间长,随时可连接电网以供调用。可见车网互动潜力巨大,需要引起足够重视。

  近年来,我国在充电峰谷分时电价制定推广、车网互动资源聚合参与辅助服务和需求响应试点验证,以及双向充放电技术可行性验证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但面对下一阶段大规模新能源汽车与电网融合互动的需求,还存在诸多制约。比如,车网互动技术体系和应用方案尚不成熟,关键技术标准尚不完善,充电峰谷分时电价覆盖不全,配套需求响应和电力交易机制尚待健全,充换电设施互动水平不高,双向充放电商业化试点验证不足,电网企业支撑保障能力有待提升,等等。

  车网互动实现规模化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要加大动力电池关键技术攻关,在不明显增加成本的基础上继续提升动力电池循环寿命,攻克高频双向充放电情况下电池安全防控技术,加快制定修订车网互动相关国家和行业标准。优化完善配套电价和市场机制,实现居民充电峰谷分时电价全面应用,研究探索新能源汽车和充换电场站对电网放电的价格机制,进一步激发各类充换电设施灵活调节潜力。在试点示范基础上,大力推广智能充电设施,系统强化电网企业支撑保障能力,积极探索双向充放电可持续商业模式。

  实现“双碳”目标,是经济社会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系统性变革。车网互动将推动电动汽车实现自身属性和商业模式的革命性转变,进一步助力电动汽车走进千家万户,届时人人都有机会享受到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时代红利。 (作者:王轶辰 来源:经济日报)

声明

  一、本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二、标注《大视野新闻网》来源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并注明来源及作者。

  三、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阅读

    近日,在江苏连云港港东方港务分公司码头,滚装轮停在泊位装载出口汽车。 王 春摄 (中经视觉)   2023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累计完成3016.1万辆和3009.4万辆,产销量创历史新高,连续15年稳居[详细]

2024-01-19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汽车行业正经历着一场智能化的革命。在这个充满变革的时代,比亚迪以其卓越的技术实力和创新精神,再次站在了智能汽车的前沿。近日有幸亲身体验了比亚迪全新的智能汽车科[详细]

2024-01-19

  汽车产销迈上3000万辆新台阶、汽车出口问鼎全球……2023年,对于汽车行业而言,堪称最“卷”的一年,却也是收获颇丰,超出预期的一年。在国家有关部门一系列促消费政策的推动下,在全体汽车人的共[详细]

2024-01-19

  1月11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消息,2023年中国汽车产销量首次双双突破3000万辆,创下历史新高,其中汽车出口达491万辆,中国有望成为世界第一汽车出口国。  在如此之高的数据下,有几大特征值得[详细]

2024-01-19

  1月16日,飞行汽车概念异军突起,板块指数一度放量涨近4%。截至A股收盘,18家飞行汽车关联企业上涨,其中山河智能涨停,光洋股份、长源东谷涨超9.97%,广汽集团亦涨0.59%。记者留意到,近期飞行汽车好[详细]

2024-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