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经济体检”为两万多名领导干部“问诊把脉”

发布时间:2024-01-12 08:30:07 来源: 编辑:佚名 浏览:

  审计被称作“经济体检”,在制约和监督经济权力运行方面具有专业优势。2023年前11个月,全国共审计5.6万多个单位,促进增收节支和挽回损失3600多亿元,健全完善规章制度1.6万多项。其中,审计领导干部2.1万多名,有效强化了干部队伍的规范用权和履职尽责。

  这是记者从11日召开的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获悉的。审计署审计长侯凯在会上表示,2023年,全国审计工作聚焦高质量发展、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实体经济发展、推动兜牢民生底线、统筹发展和安全、权力规范运行等六方面展开,及时揭示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进一步彰显审计独特监督作用。比如,2023年前11个月,通过组织170多个就业、医疗、教育、乡村振兴等民生审计项目,严肃查处骗取贪污挪用老百姓保命钱、救命钱等问题460多亿元;各项审计发现并移送重大问题线索7200多起,涉及2200多亿元、1.1万多人。

  “经过近年来的持续努力和探索,审计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对审计事业的规律性认识不断深化,也赢得了广泛尊重、理解和支持。”侯凯说,党中央把审计工作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这既是期望,更是鞭策。当前审计事业处于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也是外部环境最好的时期。成绩来之不易、需要倍加珍惜。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2024年经济工作时提出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多出有利于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政策”。

  侯凯表示,2024年,审计工作首先要把这些有利于“稳”的政策落实情况作为重中之重,着力推动打通淤点堵点难点,促进政策早落地早见效。此外,全国各级审计机关要在广度上消除监督盲区,精度上选准审计重点,深度上揭示重大突出问题。

  记者进一步了解到,新的一年审计工作将围绕重大区域规划战略实施、重大投资项目建设,大数据产业,财政、金融、国企国资、外贸外资等关键领域重大改革任务的落实和进展情况,一些地方招商引资中违规出台“小政策”、形成“税收洼地”等问题,地方债务管理、信贷资金投放、不良资产处置等情况以及重大经济贪腐、重大财务舞弊、重大财政造假等突出风险重点跟进、加强监督,保障中央政令畅通。

声明

  一、本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二、标注《大视野新闻网》来源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并注明来源及作者。

  三、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阅读

  1月17日,2023年中国经济年报出炉。从“账面”“市面”“资金面”“政策面”四个方面来看,中国经济稳的基础不断夯实,进的动力不断增强。  账面:收入增长 支出有力  财政是国家的“钱袋[详细]

2024-01-19

  国家发展改革委1月17日消息,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日前撰文指出,要深刻把握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政策取向,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经济工作的决策部署,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推动经[详细]

2024-01-19

  近日,多地陆续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其中,江苏和浙江第三档月最低工资标准均超过2000元。  专家表示,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有利于分配结构的调整,对劳动者的利益有着实质性的影响。随着最低工资[详细]

2024-01-19

  春运即将开启,这是中国交通运输的又一次“大考”,今年春运期间,预期将出现客运“超大流量”。同时,开年以来,铁路、民航、物流快递等产业也都显示出活力,从诸多“流动的指标”可以看出,中国经[详细]

2024-01-19

  2023年中国经济年度“成绩单”揭晓,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全年国内生产总值超126万亿元,同比增长5.2%,为2024年经济社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成绩来之不易,值得倍加珍惜。[详细]

2024-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