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教育

打破发展“天花板” 壮大科创“她力量”

发布时间:2024-01-15 09:44:07 来源: 编辑: 浏览:
原标题:打破发展“天花板” 壮大科创“她力量”

科技创新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女性是其中重要的参与者、贡献者。

2023年12月,2023女性科技创新先锋论坛在北京召开,女性科技工作者受到关注。

近年来,得益于一系列政策,我国女性科技工作者数量不断增长,职业发展取得了更大成就,撑起了科技创新的“半边天”。与此同时,女性科技工作者在职业发展中仍面临着上升空间受限、事业家庭难以兼顾等困境。让女性在科技创新中更好地发挥作用,需要各方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

女科技工作者占比45.8%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共有1070位科技工作者,女性科技工作者约450人,占比42%。我所在的浙江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目前有职工82位,女性科技工作者36位,占比约44%。”浙江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陈秋夏说,近年来她所在单位女性科技工作者数量逐渐增多,她对此感到十分欣喜。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女性科技工作者总量约4000万人,占比达45.8%,且增速超过男性。女性已经成为我国建设科技强国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

虽然从数量上来看,女性几乎占据了“半边天”,但仍有少部分人质疑女性的科研能力。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教授、屈光与青少年近视防控科主任杨晓说,认为女性不适合从事科研工作完全是一种偏见。细腻、敏锐、坚韧等特质让女性在医学等多个科研领域成果卓著。

“眼科工作的特点之一是精细,女性在这一领域有独特优势。我国首位眼科院士李绍珍就是一位非常杰出的女性。”杨晓说。

论文是科研工作的重要产出形式之一。2022年底,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与全球信息分析和科技医学学术出版机构爱思唯尔联合发布了一项研究“性别视角下的中国科研人员画像”(以下简称《画像》)。通过分析男女科研人员的学术论文,《画像》提出,在2015年至2019年,男性的学术影响力分值为1.22,女性为1.13。《画像》认为,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男性与女性的科研能力并无显著差异。

虽然女性在科研工作中发挥着愈加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也要看到,女性科研人员仍面临着各种各样的职业发展困境。

“比如,传统观念认为,相比追求事业发展,女性应该更多照顾家庭、养育子女。这导致相比男性,多数女性投入到科研工作中的时间和精力更少。我曾在野外考察时,见到过不得不带孩子外出工作的女性科研人员。”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人类研究所研究员毛方园认为,如何平衡好家庭与事业,考验着每一位女性科研人员。

已推出一系列支持政策

针对女性科研人员面临的职业困境,我国已经推出一系列支持政策。

早在201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便将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女性负责人年龄限制从35岁放宽到40岁。《画像》研究显示,受此政策激励,女性的申请积极性极大提升。2011年,女性申请人占全部申请人的比例由2010年的36.5%上升到47.5%。2015年至2019年,男性申请人占比逐年降低,女性申请人占比逐年上升并在2018年首次超过男性达50.8%。2019年,女性申请人占比进一步上升至51.5%。

2023年7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宣布,自2024年起,女性科研人员申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的年龄限制由45岁放宽至48岁。

《画像》研究显示,得益于一系列政策措施,中国女性科研人员的职级晋升通道变得更畅通。2008年至2017年,有正高级职称的男女科研人员数量比由5.47下降至3.92,有中级职称的男女科研人员数量比从1.94下降至1.57。女性科研人员的职场竞争力不断增强。

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以下简称全国妇联)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宋莉说,全国妇联始终关注女性科技工作者特别是青年女性科技工作者的成长、成才。2021年,全国妇联联合科技部等启动了“科技创新巾帼行动”。近年来,全国妇联不断加强顶层设计,推出16条政策措施,推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高校科研院所等单位出台具体支持措施。与此同时,全国妇联积极搭建平台,依托中关村论坛、浦江创新论坛、大湾区科学论坛、中国国际光电博览会、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等设立科技女性论坛和峰会。

“全国妇联加大对优秀青年女性科技工作者的表彰力度,与相关部门联合设立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截至目前,已有184位女性获此奖项。”宋莉说,女性科技工作者在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巾帼建功标兵等称号获得者中占有相当比例。比如,获得全国巾帼建功标兵称号的女性科技工作者占比达到24.8%。

进一步破除观念藩篱

帮助女性科技工作者突破职业发展困境,既需体制机制的顶层设计,也要在细微处下功夫。

例如,针对女性科技工作者的“带娃”难题,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研究员李婷建议,社会应分担女性科研人员在生育等方面的压力,相关机构或单位要给予更多支持。“例如,要对女性科技工作者带孩子去工作单位给予更多包容,或者提供相应托管服务等。”李婷说。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袁亚湘建议,有关单位或部门要加大对女性科技工作者的倾斜性支持力度,尤其是在生育期、哺乳期等关键时期。

“我们要提高女性在科技创新中的参与度,不仅要支持杰出的女性科技工作者,而且要大力支持目前正处于攻坚阶段的女性科技工作者。”袁亚湘说。

毛方园认为,当前我国出台的一系列针对女性科技工作者的倾斜性支持政策,已经取得了良好效果。如果想彻底打破发展“天花板”,还要进一步推动社会观念的转变。

对此,袁亚湘认为,应进一步加强宣传力度,提升公众的性别平等意识,消除社会对女性投身科研领域的偏见。

“要充分强调女性在科技创新中的关键作用,唤起女性的自我学习提升意识。提高女性对科学研究的认知,吸引更多女性投身科技创新。”袁亚湘说。

除此之外,袁亚湘还建议,设立性别平等政策研究机构,研究并推出反映女性科技工作者群体发展的数据指标,建立以实证数据为基础的女性科技工作者监测体系,进一步发掘女性科技工作者的科技创新潜力。

(记者 都 )

声明

  一、本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二、标注《大视野新闻网》来源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并注明来源及作者。

  三、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阅读

原标题:中泰音乐家奏响2024“欢乐春节”序曲图为音乐会现场。王思成供图1月14日下午,泰国玛希隆王子音乐厅内丝弦袅袅,筝韵悠扬。由泰国玛希隆大学音乐学院与中国驻泰国大使馆合作举办的“欢庆[详细]

2024-01-19

原标题:AI代写论文现象如何科学治理“太不像话了!学生用人工智能生成的期末论文糊弄我。”近日,上海某高校教师在社交媒体上“吐槽”自己遇到的新难题――一些想偷懒的学生开始用人工智能技术完[详细]

2024-01-19

人民网北京1月17日电 (记者郝孟佳)16日,“美美与共”国家开放大学2023年度美育教学成果展在五棵松校区开幕,多位艺术名家出席活动,对未来开展美育工作提出建议。1月16日,“美美与共”国家开放大学2[详细]

2024-01-19

人民网北京1月17日电 (记者李依环)据华中农业大学消息,近日,有学生实名举报该校某导师学术造假。16日晚,该校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发布通报称,学院关注到网上关于教师黄某某涉嫌学术不端等问题的举报信[详细]

2024-01-19

原标题:“助力乡村振兴出版计划”百种图书正式发布 “助力乡村振兴出版计划”百种图书日前正式发布。“助力乡村振兴出版计划”是由中共安徽省委宣传部主持谋划、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组织实施[详细]

2024-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