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社会

政策创新化解风险 财产险强内功精准服务

发布时间:2024-01-15 09:44:04 来源:来源:经济日报 编辑:佚名 浏览:

回顾2023年,财产险行业积极服务各项国家重大战略的实施。服务共建“一带一路”,为企业提供跨境保险服务,保障中国企业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贸易往来;服务乡村振兴,大力发展农业保险,增强农民抗风险能力;服务“双碳”战略,为绿色能源、森林碳汇等领域提供风险保障……

展望2024年,业内专家表示,财产险发展处在重要的机遇期,将延续当前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政策创新化解风险

近年来,财产险行业坚持回归初心,突出保障功能,为服务国计民生添砖加瓦。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1月,保险业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4.79万亿元,按可比口径,行业汇总原保险保费收入同比增长9.63%,环比增长继续放缓。其中,财产险业务保持稳健增长,实现原保费收入1.24万亿元,同比增长7.5%。保险业原保险赔付支出1.7万亿元,同比增长21.5%。

专家表示,监管部门2023年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引导财产险机构控制负债端的质量和规模化解风险,维护了保险机构长久经营,也保障了消费者的权益,坚守住了保险业的人民性。而保险机构也正积极转变思想,与实体经济良性互动、共生共荣。

以车险为例,2023年1月,原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扩大商业车险自主定价系数浮动范围等有关事项的通知》,将商业车险自主定价系数浮动范围扩大到0.5至1.5,进一步扩大财产保险公司的定价自主权。9月,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加强车险费用管理的通知》,首先推动了财产险公司在车险领域的“报行合一”,剑指车险手续费竞争。业内人士认为,“报行合一”的全面推行,将推动保险业算账经营、强化内部管理,降低费差损风险。

同年11月,中保协印发《关于扎实做好车险行业自律工作的通知》,要求保险公司“降低保费规模、业务增速、市场份额的考核权重”,避免拼费用等非理性的市场竞争和过高的业务增速。监管“组合拳”打下来,不仅约束了财产险机构的不合规经营,也助力保险机构不断修炼自身“内功”,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更好地服务国家和人民的需求。

2023年以来,财产险板块车险“巩固、优化、创新”的综合改革一直持续推进。值得一提的是,“澳车北上”和“港车北上”政策在2023年相继落地实施,粤港澳“等效先认”跨境车险也进一步明确。中国太平保险集团深入研究创新型跨境车险,推动“等效先认”政策落地,率先突破创新型跨境机动车辆保险,开出“澳车北上”“港车北上”行业首单。

中国太平保险集团业务管理部总经理于晓东表示,公司将不断简化跨境车险承保流程,便利港澳居民投保,升级跨境车通保通赔服务方案,强化科技赋能,利用跨境车系统推出一些客户自助的特色功能,进一步提升跨境车险理赔效率和客户体验,持续做好大湾区跨境车客户的保险保障服务,助力粤港澳大湾区进一步互联互通。

展望2024年,于晓东表示,随着中国经济的全面复苏,保险行业预计将延续当前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稳增长、防风险、加大服务国家战略和实体经济将成为行业主流趋势。在此大背景下,预计2024年中国保险业在跨境保险需求、境内外保险市场联动方面将迎来新发展机遇。

提升农险服务品质

近年来,非车险业务延续高增长趋势,农业保险、责任险等险种也表现稳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数据显示,2023年1月至8月,我国农业保险保费收入1204亿元,同比增长20%;参保农户1.4亿户次,提供风险保障3.72万亿元,有效支持了地方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专家预计,在政府推动农险扩面增效的背景下,预计未来两年有望延续两位数增速。

农业保险是有效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坚韧基石。阳光财险农险部负责人王洪军表示,2023年农业保险通过支持种业发展、鼓励农户种粮积极性、支持灾后恢复再生产、助力调整产业结构、助力农业生产新技术应用等方式,有效保障了我国粮食安全。“农业保险成为政府对乡村的精准输血通道。作为灾后补偿有效手段,相较于其他农业支持手段,农业保险天然具有精准补偿的优势,通过保险理赔,可以精确输送到最需要的农户。”王洪军说。

据了解,2023年,阳光财险根据各地区农村发展实际,积极探索地方特色农产品保险。针对粮食、油料、牲畜、家禽、水产、蔬果、林木等重点农业产业,积极开发农畜产品特色保险,承保标的覆盖大宗农作物、地方特色林果产品、特色农畜产品等。

不断做实、做细、做精农业保险的同时,阳光财险在产粮大县推广三大主粮作物的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积极开办覆盖大宗农畜产品、地方特色优势产品的成本保险,探索开发商业性蔬菜、水果、畜牧养殖、淡水养殖等创新产品,不断提升农业保险保障水平。截至2023年10月,阳光财险累计为农作物、畜禽、森林等提供风险保障401亿元,为35.5万户次受灾农户支付赔款2.3亿元。

王洪军表示,保险科技的广泛应用在为传统农业提供有效风险减量管理和高质量损失补偿的同时,还通过“保险+科技”产品和服务创新为“数字农业”提供更加精准的风险管理服务。为智慧农业的设施建设、农业物联网系统和设施的自身风险及责任风险,以及农产品产量、质量、预期收益、产品溯源、融资增信方面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保障。

在新疆,为满足奶牛养殖户的投保需求,阳光财险采用行业领先的“牛脸识别”技术,赋予每一头牛“身份证”,并在承保和理赔环节,通过“向日葵农险”APP进行线上化作业;在黑龙江,阳光财险通过应用卫星遥感等技术,快速准确对受灾区域进行查勘测量,确定受灾面积,为受灾农户及时恢复农业生产提供支持;在陕西,阳光财险通过“阳光天眼”将极端天气预警信息通知到当地农户等。

展望未来,王洪军表示,阳光财险将会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深度融合。使数字技术与人工智能应用于农村金融服务,着力解决农险融资推进农民扩大再生产的能力。打造数字海洋牧场工程推进水产养殖,推进向海洋要食物的现代化进程。

科技赋能风险减量

近年来,财产险公司不断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在服务乡村振兴、参与社会治理、应对巨灾风险、推动绿色发展、促进科技创新等方面持续贡献力量。

以巨灾保险为例,受气候变化、人类活动等深刻影响,我国自然灾害呈现多发、频发、高发态势。巨灾保险在应对重大灾害、保障国计民生、平滑财政收支、助力构建韧性社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进一步强调了巨灾保险的重要作用。

中再产险副总经理王忠曜表示,中再产险长期参与巨灾风险管理工作,积极推动各地巨灾保险试点,目前已在19个省(区、市)率先开展巨灾保险试点业务。中再产险年均承担国内地震风险总累计责任超过5万亿元,洪水台风总累计责任超过9万亿元。

据了解,中再产险还积极开展巨灾领域风险减量服务。自2018年起,先后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地震巨灾模型、台风、洪水系列巨灾模型,已获13项专利和著作权,为保险再保险业深度融入社会巨灾风险管理体系提供重要抓手。王忠曜表示,中再巨灾模型谱系的发布,目前来看填补了多项国内空白,有效缓解了长期以来依赖国外模型的难题,有力维护了国家金融数据安全,为高精度识别和准确评估中国巨灾风险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谈起风险减量,中国人保集团战略部主要负责人张宝辉表示,中国人保提出加快构建“保险+风险减量服务+科技”的新商业模式,通过保险机制降低经济社会总体风险水平,更好发挥保险业的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

财产险公司应聚焦重点领域,强化风险减量服务深度。以中国人保安责险为例,安责险终保保单服务覆盖率从2022年的24.3%提升到2023年的58.0%,接近六成的安责险保单实现了风险减量服务覆盖。同时,围绕民生领域,提升风险减量服务广度。比如,服务建筑安全管理,2023年中国人保共为2.5万幢城镇住房、26万户农村住房开展了风险巡查,共计巡查30余万次,发现安全隐患8000多个。

“中国人保还建设‘网安风控’平台,升级集成电路产业风险量化评估模型,创新风险减量服务模式;自主研发万象天眼—智能风险减量平台,形成包括‘气象眼’‘海风眼’‘集电眼’等一系列面向各类风险场景的‘天眼’,提升风险减量服务能力。”张宝辉表示,“展望2024年,保险业将努力把握机遇,持续向好。”(记者 武亚东)

声明

  一、本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二、标注《大视野新闻网》来源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并注明来源及作者。

  三、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阅读

“我是省国家安全厅侦察处的处长,你放心,有我在,保你没事。”这是李某冒充国家安全机关工作人员开展诈骗活动时的惯用话术。目前,李某因冒充国家安全机关工作人员开展诈骗活动,已被有关部门依法采取刑[详细]

2024-01-19

据中央气象台网站消息,预计18日至19日,内蒙古、陕西及华北、黄淮部分地区仍有降雪,贵州、湖南、江西和广西等地雨势较强。2024年的首场寒潮天气过程将于20日开始影响我国中东部,气温下降明显,寒意逼人[详细]

2024-01-19

2023年12月,集章爱好者在“最中国·文博市集”活动现场盖章。活动方供图2023年12月的一天,初雪后的北京气温骤降,西单·THE NEW更新场的B1层却人头攒动,人们出行的热情似乎丝毫没有受影响。这里正在[详细]

2024-01-19

随着消费场景的拓宽、服务及产品供给的增加、顶层设计的逐步完善,更多专业类健康消费将涌现出来,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居家检测、保健食品、滋补养生……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和生活方式[详细]

2024-01-19

1月19日凌晨,华中农业大学在官方微博发布情况通报。通报里说,针对2024年1月16日网上关于华中农业大学教师黄某某学术不端等问题的举报信息,学校学术道德委员会成立调查组开展调查,在已调查材料中发现[详细]

2024-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