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多地刷新重点工程“进度条”为我国经济稳中向好提供支撑

发布时间:2024-01-19 09:00:23 来源: 编辑:佚名 浏览:

  重大项目建设是稳定经济运行的“压舱石”。

  近日,多地刷新重点工程“进度条”,一批重大项目正加紧开工,以巩固经济回升势头,为全年经济“开门红”及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支撑。

  长江铜陵河段综合治理工程开工

长江铜陵河段综合治理工程开工现场。受访者供图

长江铜陵河段综合治理工程开工现场。受访者供图

  1月17日,在安徽省铜陵市铜官区新兴闸圩外滩地,长江铜陵河段综合治理工程开工,这是今年我国首个开工的重大水利工程。

  长江铜陵河段综合治理工程是国家150项重大水利工程之一,也是水利部及安徽省政府重点推进项目。工程治理范围上起羊山矶,下迄荻港镇,全长59.9公里,在已建护岸工程的基础上,对铜陵河段的险工险段进行防护治理,包括16段护岸工程,总长度39.05公里,其中新建水上护坡工程29.53公里,新建水下护脚工程37.43公里。工程可研批复总投资10.1亿元,总工期21个月。

  据了解,长江铜陵河段为典型的鹅头型多分汊河道,洲汊较多,河道形态复杂,是长江中下游干流河道重点治理河段之一。沿江两岸地区经济较为发达,战略地位重要。经多年来的治理,铜陵河段总体河势得到了初步控制,但河势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护岸工程还不完善,崩岸险情时有发生,防洪压力一直较大。

  水利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实施长江铜陵河段综合治理工程,对保障铜陵河段河势稳定、提升沿岸防洪能力、保护通航条件、促进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漳河灌区响水洞渡槽拱圈成功转体合龙

漳河灌区响水洞渡槽转体合龙。受访者供图

漳河灌区响水洞渡槽转体合龙。受访者供图

  近日,湖北省“十四五”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项目迎来重大时刻,国家“十四五”重大农业节水供水工程——湖北漳河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工程(一期)响水洞渡槽拱圈成功转体合龙。

  据悉,响水洞渡槽完成转体后,将进入转体部位封铰施工、拱圈合龙段混凝土浇筑、进口段排架及槽身施工、拱上槽身施工、止水安装等项目,预计2024年5月主体工程完工。

  湖北省漳河工程管理局工程科科长郑传飞介绍,湖北省漳河灌区位于江汉平原西部,设计灌溉面积260.52万亩,是湖北省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之一。漳河灌区各干渠不仅承担着灌区农业灌溉的任务,还发挥着城市工业供水、城镇居民生活供水、生态供水等重要职能。

  “漳河灌区十四五改造一、二期项目全部建成后,将进一步优化灌区农业种植结构,改善灌溉面积99.93万亩,恢复灌溉面积30.07万亩,灌溉保证率可达80%以上,灌溉水利用系数达到0.54。”郑传飞说。

  引江补汉工程进入全面施工阶段

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马良镇的引江补汉工程输水隧洞8号平洞施工现场。受访者供图

  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马良镇的引江补汉工程输水隧洞8号平洞施工现场。受访者供图

  近日,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首个重大项目——引江补汉工程进入全面施工阶段。

  据悉,引江补汉工程从长江三峡库区引水入汉江,沿线由南向北依次穿越宜昌市夷陵区、襄阳市保康县、谷城县和十堰市丹江口市。主要包括输水总干线工程和汉江影响河段综合整治工程。

  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有限公司江汉水网建设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上海峰表示,工程建成后,可有效提高汉江流域水资源调配能力,增加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北调水量,提升中线工程供水保障能力,并为引汉济渭实现远期调水规模创造条件。

  根据初步设计报告,引江补汉工程输水线路总长194.7公里,多年平均调水量39亿立方米,工程施工总工期108个月,工程静态总投资551.58亿元。工程建成后,可有效提高汉江流域水资源调配能力,增加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北调水量,提升中线工程供水保障能力,并为引汉济渭实现远期调水规模创造条件。

  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江汉水网建设开发有限公司引江补汉工程建设管理二部主任彭春林介绍,截至2023年底,先期开工建设的出口段工程主体隧洞进洞1015米,桐木沟检修交通洞提前实现贯通,前期施工准备工程14条支洞实现进洞施工,18条进场道路及相关附属设施基本修建完成。工程如期完成年度投资计划,工程沿线累计吸纳就业人口5798人,其中以工代赈594人,切实发挥了水利工程稳投资、促就业的作用。(实习生郭婧对此文亦有贡献)

声明

  一、本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二、标注《大视野新闻网》来源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并注明来源及作者。

  三、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阅读

  1月17日,2023年中国经济年报出炉。从“账面”“市面”“资金面”“政策面”四个方面来看,中国经济稳的基础不断夯实,进的动力不断增强。  账面:收入增长 支出有力  财政是国家的“钱袋[详细]

2024-01-19

  国家发展改革委1月17日消息,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日前撰文指出,要深刻把握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政策取向,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经济工作的决策部署,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推动经[详细]

2024-01-19

  近日,多地陆续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其中,江苏和浙江第三档月最低工资标准均超过2000元。  专家表示,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有利于分配结构的调整,对劳动者的利益有着实质性的影响。随着最低工资[详细]

2024-01-19

  春运即将开启,这是中国交通运输的又一次“大考”,今年春运期间,预期将出现客运“超大流量”。同时,开年以来,铁路、民航、物流快递等产业也都显示出活力,从诸多“流动的指标”可以看出,中国经[详细]

2024-01-19

  2023年中国经济年度“成绩单”揭晓,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全年国内生产总值超126万亿元,同比增长5.2%,为2024年经济社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成绩来之不易,值得倍加珍惜。[详细]

2024-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