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经济呈现“稳”“进”“好”三大特征

发布时间:2024-01-19 09:00:17 来源: 编辑:佚名 浏览:

  中国网财经1月18日讯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定于1月18日(星期四)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刘苏社解读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并答记者问。

  以下是发布会文字实录:

  记者:请问如何看待今年中国经济整体的表现?对于5.2%的增长率,它的含金量我们该怎么认识?2024年中国经济运行将会如何表现?同时我们今年会遇到哪些机遇和挑战,如何去把握这些机遇和挑战?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刘苏社:昨天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23年主要经济指标数据。可以说,过去的一年极为不易,中国经济顶住了外部压力、克服了内部困难,经济发展总体回升向好,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呈现“稳”“进”“好”三大特征,刚才我在开场白中已经作了介绍。无论是横向与全球主要经济体比较、还是纵向与我们自己过去比较,2023年中国经济“成绩单”确实来之不易,特别是在外部环境变乱交织对我不利影响加大、国内结构性周期性问题相互影响、重点领域风险防范化解向纵深推进的大背景下,取得这样的成绩,更是难能可贵。

  展望2024年,我国发展仍是机遇和挑战并存。从困难挑战看,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国内有效需求仍显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风险隐患仍然较多,国内大循环也存在堵点。从机遇条件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塑世界经济格局,我国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在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持续彰显,物质基础更加坚实,产业体系更加完备,政策空间依然充足。总体上看,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支撑中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因素仍然较多。

  这里我举3个例子。比如,国内市场潜力仍然很大。随着我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推动未来产业发展、促进绿色转型、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等方面的投资需求可以说是非常巨大的,今天的投资就是明天的“竞争力”。又比如,改革开放创新持续增强内生动力。改革开放不断深化,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深入推进,人工智能、量子技术等未来技术加速应用转化,这些都为各类经营主体投资兴业提供了持续增长的发展空间、持续拓展的应用场景、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必将不断激发经营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再比如,国际市场新的空间持续拓展。全球绿色低碳产品需求不断增加,带动中国电动载人汽车、锂离子蓄电池、太阳能电池“新三样”出口快速增长。当然这“新三样”只是其中的代表,还有很多高质量、高效能、高性价比的中国产品出口明显加快,在更好满足全球市场需求的同时,也形成了一些新的增长点。

  总的看,中国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开放的中国将继续为世界带来更多的合作机遇,中国经济前景光明,对此我们充满信心。

声明

  一、本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二、标注《大视野新闻网》来源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并注明来源及作者。

  三、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阅读

  1月17日,2023年中国经济年报出炉。从“账面”“市面”“资金面”“政策面”四个方面来看,中国经济稳的基础不断夯实,进的动力不断增强。  账面:收入增长 支出有力  财政是国家的“钱袋[详细]

2024-01-19

  国家发展改革委1月17日消息,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日前撰文指出,要深刻把握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政策取向,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经济工作的决策部署,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推动经[详细]

2024-01-19

  近日,多地陆续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其中,江苏和浙江第三档月最低工资标准均超过2000元。  专家表示,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有利于分配结构的调整,对劳动者的利益有着实质性的影响。随着最低工资[详细]

2024-01-19

  春运即将开启,这是中国交通运输的又一次“大考”,今年春运期间,预期将出现客运“超大流量”。同时,开年以来,铁路、民航、物流快递等产业也都显示出活力,从诸多“流动的指标”可以看出,中国经[详细]

2024-01-19

  2023年中国经济年度“成绩单”揭晓,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全年国内生产总值超126万亿元,同比增长5.2%,为2024年经济社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成绩来之不易,值得倍加珍惜。[详细]

2024-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