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数字经济促进共同富裕

发布时间:2024-01-22 15:18:25 来源: 编辑:佚名 浏览:

  努力缩小区域、城乡、群体、基本公共服务等方面差距

  数字经济促进共同富裕(政策解读)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联合印发《数字经济促进共同富裕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提出,通过数字化手段促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不断缩小区域、城乡、群体、基本公共服务等方面差距(以下简称“四大差距”),推进全体人民共享数字时代发展红利,助力在高质量发展中实现共同富裕。

  “发展数字经济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契合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的目标要求。”国家数据局有关负责人认为,以数字经济促进共同富裕大有可为。

  ——有助于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推动“做大蛋糕”。

  近年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赋能千行百业,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向高端化、智能化发展。据统计,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生产效率平均提高48%,产品研制周期平均缩短38%,产品不良品率平均降低35%。

  国家发展改革委创新驱动发展中心副主任、研究员郭建民表示,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催生新业态、新模式,推动电子商务、网络营销、数字文娱等产业规模不断做大,为经济社会发展增加更多物质财富。

  ——有助于提升初次分配公平性,推动“分好蛋糕”。

  数字基础设施促进“接入平等”,截至2023年6月,我国互联网用户超10亿人,普及率达76.4%,农村地区普及率超过60%。数字化工具更加易用、费用更低,缩小了使用者之间的“能力鸿沟”。数据要素的流通应用为“机会平等”创造新可能,为各类创新主体参与新业态、创造新价值提供平等机会。

  “数字技术的高渗透性能在城市和乡村得到普遍性应用,为城乡融合发展提供基础的技术支撑。”郭建民告诉记者,以数字乡村建设为例,全国现有行政村全面实现“村村通宽带”,农民依托便捷网络加速发展农村电商。2023年,农村网络零售额达2.49万亿元。

  ——有助于推动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缩小“四大差距”。

  数字基础设施的规模化普及,有助于实现数据和信息的高效流动,有助于培育农村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为农业现代化增动力、添活力,服务乡村全面振兴。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创造出更多的就业岗位,提供多样化就业机会。

  “目前,全国中小学(含教学点)互联网接入率达100%,通过‘5G远程课堂’,无论身处山区还是牧场,学生们都可以共享共用来自大城市的优质课程资源。”在郭建民看来,近年来,依托先进的数字技术发展,公共服务均衡化水平得到了大幅提升。

  “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的发展有力推动了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数字经济通过拓宽发展渠道、加快产业转型、优化收入分配,已成为我国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力量。”郭建民认为。

  成绩有目共睹,未来值得期待。《方案》明确,到2025年,通过不断丰富务实举措,数字经济在促进共同富裕方面的积极作用开始显现;到2030年,形成一批典型案例和创新成果,在加速弥合“四大差距”上取得实质性进展。

  从缩小“四大差距”出发,《方案》提出务实举措——

  推动区域数字协同发展。以数字基础设施夯实普惠接入基础,夯实数字经济促进共同富裕发展网络基础。以数字化产业链促进区域间产业协同,提升区域间产业协同力度,支持中小微企业加快转型。以东西部协作加大欠发达地区帮扶力度,支持东西部地区加强数字经济产业互补、技术协作、人员互动,实现地区间产业资源优化配置。

  大力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加快以数字兴农促进产业振兴,推进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智慧农业,促进数字技术与乡村产业深度融合。加快以数字人才赋能乡村建设,培育壮大新农人队伍,持续提升农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加快以数字治理促进宜居宜业,推动“互联网+社会服务”向乡村延伸,深化数字治理应用,提升乡村治理效能。

  强化数字素养提升和就业保障。以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增强人才红利,持续丰富优质数字资源供给,不断完善教育和培训体系,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以信息无障碍强化弱势群体保障,持续推动各类应用开展适应性改造,探索建立数字技术无障碍的标准和规范,提升弱势群体数字使用能力。以常态化监管制度助力灵活就业者保障,完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适当放宽就业帮扶政策条件。

  促进社会服务普惠供给。促进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享,支持开展面向欠发达地区的数字教育资源开发和服务,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普惠共享。强化远程医疗供给服务能力,发展远程医疗,带动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水平,实现优质医疗资源共享,更好惠及群众。提升养老服务信息化水平,发展数字化养老服务,满足社交、康养、生活服务等多层次、多样化需求。完善数字化社会保障服务,加快社保“跨省通办”,推进社保经办数字化转型,拓展社保卡“一卡通”应用,推动社会保障服务均等化普惠化。

声明

  一、本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二、标注《大视野新闻网》来源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并注明来源及作者。

  三、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阅读

  1月21日,北京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开幕,北京市市长殷勇介绍,2023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2%,约4.4万亿元。据《证券日报》记者统计,至此,已有北京、天津、河北、辽宁、吉林、山[详细]

2024-01-22

  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数据显示,2023年,中小企业经济运行整体回升向好,各项指标持续增长,展现出较强的韧性和活力。  2023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中小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7%,其中,12月同比增长7.7%[详细]

2024-01-22

  今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十周年。近日,多项经济社会发展相关数据发布,主要包括京津冀区域进出口总额连年增长、北京地区进出口规模再创新高、跨境电商成为我国外贸领域一大亮点……[详细]

2024-01-22

  在16日至19日举行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上,习近平总书记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战略高度,深刻阐述了推动我国金融高质量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新[详细]

2024-01-22

  2024年地方债发行日前开闸。Wind数据显示,1月22日至28日一周内,即将发行的地方债共23只,规模合计1889.37亿元。专家表示,为发挥稳投资功效,2024年地方债发行规模将适度增加,新增专项债规模额[详细]

2024-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