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国务院国资委研究部署2024年重点工作 全面推开上市公司市值管理考核

发布时间:2024-01-30 08:46:23 来源: 编辑:佚名 浏览:

  1月29日,国务院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地方国资委考核分配工作会议(下称“工作会议”),研究部署2024年重点工作。会议宣布,将全面推开上市公司市值管理考核,同时全面实施“一企一策”考核,根据企业功能定位、行业特点、承担重大任务等情况,增加反映价值创造能力的针对性考核指标。

  有市场人士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从1月24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的“吹风”到本周全面推开,国务院国资委决策的高效让市场倍感鼓舞。同时,国务院国资委推行的市值管理考核范围进一步扩大到地方国资委所属的上市公司,充分体现了对于价值创造导向的重视程度。

  全面推开上市公司市值管理考核

  2024年,国务院国资委将在前期试点探索、积累经验的基础上,全面推开上市公司市值管理考核,坚持过程和结果并重、激励和约束对等,量化评价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市场表现,客观评价企业市值管理工作举措和成效,同时对踩红线、越底线的违规事项加强惩戒,引导企业更加重视上市公司的内在价值和市场表现,传递信心、稳定预期,更好地回报投资者。

  记者了解到,全面推开上市公司市值管理考核,是在2022年国务院国资委提出增进上市公司市场认同和价值实现的目标后,对央地国企控股上市公司促进内在价值与市场价值齐头并进、共同成长的又一重要举措。

  国务院国资委2022年印发的《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质量工作方案》中提出,鼓励中央企业探索将价值实现因素纳入上市公司绩效评价体系,建立长效化、差异化考核机制,引导上市公司依法合规、科学合理推动市场价值实现,避免单纯以市值绝对值作为衡量标准,严禁操纵股价。

  工作会议上的另一个重点内容,是国务院国资委将在2024年起全面实施“一企一策”考核,统筹共性量化指标与个体企业差异性,在坚持“一利五率”基础上,根据企业功能定位、行业特点、承担重大任务等情况,增加反映价值创造能力的针对性考核指标,“一企一策”签订个性化经营业绩责任书,着力提升考核精准性有效性。

  工作会议上还公布了新建立的考核“双加分”机制。据悉,该机制将分档设置效益指标考核目标,对跑赢国民经济增速的企业给予考核加分,同步设立提质增效特别奖,对作出突出贡献的企业再给予额外加分,引导中央企业积极确定挑战性目标,确保一季度“开门红”、全年稳增长,为国民经济回升向好增信心、蓄底气。

  国务院国资委还将探索把品牌价值纳入考核,鼓励企业练好内功、外塑形象,不断提高品牌附加值和美誉度,夯实高质量发展的“硬实力+软实力”,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

  强化研发投入和产出“双线”考核

  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袁野在工作会议上强调,2024年的考核分配要聚焦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锚定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进一步突出价值创造导向,增强考核分配精准性规范性有效性,引导国有企业着力提升增加值、功能价值、经济增加值、战略性新兴产业收入和增加值占比、品牌价值等“五个价值”,不断增强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更好发挥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作用。

  记者了解到,2024年,国务院国资委将强化研发投入和产出“双线”考核,突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健全符合科研规律的差异化考核机制,从赋权松绑减负、强化正向激励等方面加大政策供给,保障企业长期稳定投入,集中优势资源冲锋,多出快出创新成果,充分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作用。

  今年,国务院国资委还将强化战略性新兴产业收入和增加值占比考核,引导企业加快优化布局结构,深入推进转型升级,全力以赴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人才激励保障方面,国务院国资委要求系统性优化中央企业创新生态,按需保障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团队工资总额,优先纳入中长期激励计划,健全责任豁免机制,让广大创新人才心无旁骛干事业。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国务院国资委还要求央地国企在考核工作中,聚焦共同富裕的本质要求,推动优化收入分配关系。国务院国资委提出,要坚持工资效益联动,有效发挥收入分配杠杆撬动作用,充分激发广大职工干事创业热情,不断增强社会财富创造能力,做大共同富裕“蛋糕”,让央企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国务院国资委还提出,今年要持续完善收入分配机制,坚持按劳分配总基调,稳步提升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正确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加大薪酬分配向研发、技能、一线人才和苦脏险累岗位倾斜力度,加强调控不合理偏高过高收入,切实维护收入分配良好秩序。

声明

  一、本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二、标注《大视野新闻网》来源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并注明来源及作者。

  三、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阅读

  中国财政部29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以下称国有企业)主要效益指标继续稳步增长,回升向好态势进一步巩固。其中,国有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7.4%。  不含国有一级[详细]

2024-01-30

视频无法播放,请升级浏览器至最新版。  社区支行是一种不同于传统银行网点的轻型网点,开在社区周边,解决居民最后一公里的金融需求。  十年来,王雪累计为三万余名社区居民客户提供了服[详细]

2024-01-30

  中国网财经1月29日讯 据财政部官网1月29日消息,2023年1-12月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经济运行情况出炉。1-12月,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以下称国有企业)主要效益指标继续稳步增长,回升向[详细]

2024-01-30

  中国网财经1月29日讯 人形机器人、量子计算机、超高速列车、无人船艇......工信部等7部门近日发布《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文件指出,到2025年,[详细]

2024-01-30

  中国网财经1月29日讯 未来产业由前沿技术驱动,当前处于孕育萌发阶段或产业化初期,是具有显著战略性、引领性、颠覆性和不确定性的前瞻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未来产业,是引领科技进步、带动[详细]

2024-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