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教育

共创数字化教育新未来(关注2024世界数字教育大会)

发布时间:2024-02-08 09:07:14 来源: 编辑: 浏览:

  2024世界数字教育大会配套展示活动“数智未来”教育展上,与会者佩戴虚拟现实(VR)头盔,体验电力能源仿真实训教学系统。
  本报记者 孙亚慧摄

  工作人员在“数智未来”教育展上演示智慧盾构施工仿真实训教学系统。
  新华社记者 辛梦晨摄

  2024世界数字教育大会上,世界数字教育联盟正式成立、中国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国际版上线,中国数字教育国际合作取得更多成果。

  当前,中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即将进入第三年,并开始新的部署。中国将进一步推进世界数字教育合作平台的建设。

  

  建设面向全球学习者的公共服务平台

  响应联合国教育变革峰会愿景声明,践行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出的庄严承诺,本届世界数字教育大会上,中国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国际版正式上线。

  这一面向全球学习者的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支持中文、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等联合国6种官方语言,设置资讯服务、资源服务和政务大厅三大板块。通过广泛汇集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打造学习新空间,平台提供公益性学习服务,以满足学习者全面个性化的发展需求。

  在中国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国际版“资源服务”板块中,首批上线约780门课程,涵盖文学、工学、理学、艺术学等12个学科门类和17个专业大类,授课教师来自清华大学等百余所高水平院校。同时,平台内还链接了中国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敦煌莫高窟、河南博物馆等数字资源,学生可以沉浸式体验和学习中国文化。“政务服务”板块则聚焦“留学服务”和“考试服务”两方面,可以为来华留学生提供包括“签证服务”“学历认证服务”“中文水平考试(HSK)”等在内的7项服务。

  时钟回拨到去年9月,在位于法国巴黎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国“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项目获得2022年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信息化奖。这是联合国系统内教育信息化的最高奖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助理总干事斯蒂芬妮亚・贾尼尼称赞说:“中国‘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是确保公共数字学习平台普遍访问和有效使用的杰出举措,向世界展示了如何利用数字技术使教学和学习更加普及,为全球数字教育变革提供了有益经验。”

  彼时,中国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上线仅1年半。如今,国际版平台的推出,将为打造更加开放、更加包容、更有韧性的数字教育提供更广阔的平台。

  聚焦数字技术和教育领域的跨学科研究

  牙科学生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在“牙齿”上钻洞,锻炼实际操作能力――伦敦玛丽女王大学校长、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科林・贝利带来的案例分享,展示出数字技术能在更广阔领域中推动教学深层次变革。科林・贝利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人工智能等技术能为教育带来更多可能,但也要恰当、安全地用好这一技术,他十分期待同中国高校在数字教育方面推进更多合作,帮助学生用好人工智能工具。

  根据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发布的全球数字教育发展指数显示,3年间,中国的排名从24位跃升至第9位。排名前十的国家依次为:美国、芬兰、韩国、新加坡、法国、德国、英国、澳大利亚、中国、爱沙尼亚。

  据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李永智介绍,过去3年,中国通过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在数字资源建设应用、数字素养培养、数字教育体系构建3个方面取得明显进展。中国教科院提出,全球数字教育发展可划分为转型起步、资源共享、数据驱动、AI融合和生态重塑5个阶段。各国数字教育发展水平在数字素养提升、数字教育体系构建、数字教育制度创新、数字教育内容重构、数字化教学变革、数字教育治理升级等六个指数评价维度上存在一定差异。从指数排名情况看,全球数字教育发展高水平国家具有一定聚集性特征和跨越性发展特征。

  “我们对国际组织和206个国家和地区公开的数字教育数据资料进行挖掘、整理、比对,筛选出资料相对完整、数字教育发展相对领先的62个先发国家。在6个指数评价维度中,所有先发国家中最薄弱的维度是制度创新,13.2%的国家发布了数字教育专项规划。”李永智说。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2024世界数字教育大会的成果之一,《数字教育前沿(英文)》(Frontiers of Digital Education)期刊正式创刊发布。刊物由中国教育部主管、高等教育出版社主办,德国施普林格・自然负责海外发行。《数字教育前沿》为全英文季刊,顾问委员会和编委会成员来自中国、美国、德国、法国、荷兰、丹麦、蒙古国等国,该刊聚焦数字技术和教育领域的跨学科研究,旨在揭示数字教育政策演变趋势、分析关键的研究问题,并帮助应对数字教育和技术创新中的紧要挑战。该刊关注人工智能、增强现实、虚拟现实等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数据分析和学习分析、在线及混合学习、移动学习和微学习、数字公平和教育包容性等。

  推进国际STEM教育研究所建设

  2023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2届大会通过了在中国上海设立教科文组织国际STEM教育研究所的决议。2024世界数字教育大会闭幕式上,上海市副市长解冬代表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布成果文件《数字教育合作上海倡议》,并介绍了上海开展STEM教育和服务、筹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STEM教育研究所的有关情况。

  STEM指的是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国际STEM教育研究所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全球设立的第10个一类中心。目前,以项目化学习为载体的STEM教育已在上海全市16个区,600多所实验校全面开展。

  数据显示,目前,上海有3400余所各级各类学校,全日制学生314万人,教职工近35万人,其中专任教师近25万人;有各类成人学历教育机构和职业培训机构831家,在学规模200余万人;主要劳动年龄人口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占比超过50%;15岁及以上常住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超过12年;若干所高校接近世界一流大学水平,教育事业发展和人力资源开发整体水平进入全国乃至全球前列。

  解冬介绍,国际STEM教育研究所选址于上海市徐汇区,落地运营后,将争取和研究所开展广泛深入合作,依托上海的学校,在课程建设、教材编写、教学管理、教师培养等方面进行STEM教育研究。“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上大胆探索,并与国际社会分享我们在STEM教育领域改革探索的成果。同时,上海将积极响应非洲优先和性别平等等倡议,加强与非洲和小岛屿国家STEM教育的合作交流,为推动落实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贡献力量。”解冬说。

声明

  一、本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二、标注《大视野新闻网》来源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并注明来源及作者。

  三、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阅读

展览现场,小朋友体验投影互动效果。 主办方供图 本报电 (闻逸)近日,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指导,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华世纪坛艺术馆主办的“中国美术家协会新时代[详细]

2024-02-08

“年廿四(农历腊月廿四,今年公历为2月3日),‘开油镬’(祈求新的一年喜事多多);年廿八,‘洗邋遢’(大扫除);年三十,‘行花街’(逛花街)……”广州人过年讲究“意头”,“意头”构筑起过年仪式感。当“老广”[详细]

2024-02-08

本报电 (张卫民)春节临近,安徽省枞阳县把解决企业缺工问题作为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发展质量的重要内容,集中利用3个月时间,在全县开展企业用工保障服务专项行动,全力搭平台、强服务、促匹配、优环[详细]

2024-02-08

原标题:数字化技术塑造教材新形态在上海市杨浦区平凉路第三小学的“教学助手”展示课上,老师在黑板上进行知识点讲解分析,显示屏上有学生们的人机互动结果和学习效果的统计数据。 新华社记者 刘[详细]

2024-02-08

动画短片《龙门》剧照。 受访者供图 近期,由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DigiLab实验室制作的动画短片《龙门》,获得第三届巴西Tietê(“铁特”音译)国际电影奖[详细]

2024-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