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上海出台21条措施直面企业诉求

发布时间:2024-02-28 08:41:50 来源: 编辑:佚名 浏览:

  上海市市场监管局日前直面经营主体诉求,出台《深化经营主体登记管理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若干措施》,提升服务质量和管理效率。

  措施涉及加强数字赋能、聚焦国家战略、强化制度创新、加强信用赋能、加强规范统一等5个方面,共21条。措施一方面全面提升便利化、精准化、智能化服务水平,深化集成办、网上办、掌上办、码上办、免申办等服务模式,方便创业办事;另一方面聚焦企业急难愁盼问题,减少企业感受与政策间的“温差”。

  记者注意到,相较以往,这次措施关注的问题更加具象。比如,登记的场地资源释放、企业公章丢失等都是具体操作问题,但却是困扰企业的“老大难”问题。

  “上家搬走的时候没有去办注销手续,因为同一个地址没办法开两张执照,就招不到新的承租方。”上海海锦房地产有限公司紫荆广场副总经理陶伟说。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在走访楼宇、商场中发现,很多承租方搬走的时候没有做好“收尾”工作,给管理方新一轮的招商造成了很大困扰,他们迫切希望得到市场监管部门的帮助。

  带着企业诉求,上海市市场监管局组织专家、基层业务骨干在法律和实务层面开展多轮研讨,论证了“释放同一场地登记资源”的风险性和可行性,最终形成了措施中的第十二条。第十二条规定,“原经营主体已搬离但未及时办理住所变更登记,产权人或其授权人出具原房屋租赁关系解除的证明的,登记机关可以将该场所登记为新入驻经营主体的住所”。其实,远不止第十二条,记者了解到,措施里的许多条款都是上海市市场监管局通过走访、座谈、调研、12345热线梳理等渠道,收集的“一手”意见和建议,最终形成了直面企业诉求的这些措施。

  “我们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对营商环境最有发言权的就是经营主体。他们的感受是最直接的。所以这次登记管理改革,我们把企业的合理诉求作为改进工作的切入点。”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彭文皓说。

声明

  一、本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二、标注《大视野新闻网》来源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并注明来源及作者。

  三、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阅读

  “灯塔工厂”是通过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手段,运用先进的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实现生产过程全面自动化、精确化的工厂。   “灯塔工厂”代表着工业领域顶级的智能制造能力,它由达沃斯[详细]

2024-02-28

  自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以来,三地紧密合作,共同书写了高质量发展的壮丽篇章。十年风雨同舟,三地携手共进,京津冀地区区域整体实力显著提升,协同创新取得重大突破,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人民[详细]

2024-02-28

  十年前的今天,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据海关统计,十年间,京津冀坚持打造对外开放高地,区域外贸总值由2014年的3.74万亿元增至2023年的5.03万亿元,增长34.4%。外贸总量连跨两个万亿[详细]

2024-02-28

走过不平凡的2023年中国经济在砥砺奋进中迎来2024年新开局   2024年1月1日在海南自贸港重点园区——洋浦经济开发区拍摄的洋浦国际集装箱码头(无人机照片)。据海口海关统计,海南货物贸易[详细]

2024-02-28

  2月26日,在国新办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说,目前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以下简称“全国碳市场”)已完成了两个履约周期,覆盖年二氧化碳排放量约51亿吨,纳入重[详细]

2024-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