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1万亿超长期特别国债:不计入赤字,精准发力

发布时间:2024-03-06 08:24:02 来源: 编辑:佚名 浏览:

  发行1万亿超长期特别国债是今年财政政策的一个亮点。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财政赤字率拟按3%安排,赤字规模4.06万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规模28.5万亿元,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9万亿元。此外,为系统解决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进程中一些重大项目建设的资金问题,从今年开始拟连续几年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今年先发行1万亿元。

  不计入赤字,精准发力

  根据202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4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今年发行的1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不计入赤字。

  特别国债指用于特殊用途、支持特定项目而发行的国债。中国曾经发行过三次特别国债,分别是,1998年财政部发行长期特别国债,用于补充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资本金;2007年发行的特别国债,用于购买外汇,作为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资本金;2020年则是抗疫特别国债。

  据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测算,1万亿超长期特别国债约相当于2023年126万亿的名义GDP规模的0.8%,这意味着今年实际目标赤字率会在3.8%(3%+0.8%)左右,也与去年计入1万亿增发国债后的目标赤字率基本相同。

  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赵伟认为,“超长期”或意味着债券发行期限大于10年。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金融学院副教授、金融发展研究所副所长钟辉勇表示,超长期特别国债和一般国债的区别主要是偿还期限和用途差异,“超长期特别国债到期期限特别长,有点类似于永续债,用途方面主要服务中央的重大战略支出。”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表示,超长期特别国债相对于一般国债资金期限长、资金量大,与建设项目周期长、基础性重大项目资金需求较为匹配,特别国债资金专款专用、精准直达方面特点也较为突出。

  一些观点认为,超长期特别国债的发行意味着中央加杠杆程度更高,优化债务结构。

  中央加杠杆,地方降风险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曾指出,从之前发行的特别国债来看,其债券发行期限普遍为10年期国债,本次超长期国债在政策意图上有替代专项债、中央加杠杆的长期趋势。

  “在去年增发1万亿国债后,未来一段时间中央政府加杠杆的政策取向进一步明确。”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说,2024年财政政策的一个突出特征是中央加杠杆、地方降风险——这样可以有效减轻地方政府投资支出负担,支持地方债务风险化解。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认为,近年来地方政府杠杆率增长较快,而中央政府杠杆率上升幅度不大,目前仍处于国际偏低水平,叠加举债成本较低,仍有一定的加杠杆空间。

  周茂华表示,特别国债有助于缓解地方财政在重大项目投资方面资金约束,有助于扩大短期有效需求同时增强发展后劲。此外,未来几年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也有助于改善市场对未来通胀预期。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认为,超长期特别国债有利于扩大总需求,优化供给结构,提高经济运行效率,提高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同时,超长期国债发行优化了债务结构,降低了债务风险。中央发债相对地方而言成本更低、周期更长,超长期特别国债形成了优质资产,更重要的是避免了地方加杆杆导致的风险,为地方财政腾出了空间。

  章俊在谈到超长期特别国债对经济和市场的影响时表示,参照之前历次新增国债的发行,在货币政策的配合之下,对于经济或能起到一定的提振作用。在过去三次特别国债发行时期,股市均呈现了积极表现,包括去年新增万亿国债时资本市场也有正面反馈。但是长期来看能否持续改善经济基本面,还需要观察总体发行规模以及政策的持续性。对于当前经济而言,或许需要一个不低的发行规模、较长的持续投资期以及平缓的发行节奏。

  关于此次超长期特别国债的投向,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将专项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

  王青认为,这意味着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将是重点,有助于夯实长期高质量发展基础,与去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一致;而在加强“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方面,则与去年增发的1万亿国债支持方向一致,体现当前发展与安全并重的经济治理方略。与此同时,也意味着当前政策面的重点还是稳投资,接下来居民消费主要靠内生修复。

声明

  一、本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二、标注《大视野新闻网》来源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并注明来源及作者。

  三、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阅读

  中国网财经3月5日讯 3月5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开幕会结束后),在人民大会堂北大厅举行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首场“部长通道”集中采访活动,邀请部分列席会议的国务院有关部委[详细]

2024-03-06

  中国网财经3月5日讯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5日举行吹风会,《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负责人、国务院研究室主任黄守宏解读《政府工作报告》(下简称《报告》),并答记者问。  以下为文字实录:《政[详细]

2024-03-06

  中国网财经3月5日讯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5日举行吹风会,《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负责人、国务院研究室主任黄守宏解读《政府工作报告》(下简称《报告》),并答记者问。  以下为文字实录:  [详细]

2024-03-06

  今天上午,李强总理在人民大会堂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首页右上角,有一枚二维码。里面有哪些内容,扫码看——2024一起期待 [详细]

2024-03-06

  中国网财经3月5日讯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5日举行吹风会,《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负责人、国务院研究室主任黄守宏解读《政府工作报告》(下简称《报告》),并答记者问。黄守宏表示,今年《政府工[详细]

2024-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