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跨境电商、海外仓、外贸综合服务企业等新业态新模式为我国外贸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进出口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吴富林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当前,金融服务外贸新业态发展仍存在信贷供求不匹配、跨境支付效率低、境外服务能力弱等问题,服务质效有待进一步提升。
为此,吴富林建议,一是加强政策统筹和标准制定。优化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制度政策体系,完善新业态行业发展规划,引导企业合理进行海外布局。进一步明晰新业态新模式认定和分类标准,推动各类新业态企业特别是平台企业,增强合规风险防控意识,提升信息科技水平和企业治理能力。
二是运用多种资源为企业增信。建立健全风险补偿机制,鼓励地方政府设立外贸新业态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充分发挥增信和撬动作用。
三是改变重抵押的信贷模式。利用资金流、货物流等非财务信息,实现与财务信息的交叉验证和系统性分析,评估客户还款能力和意愿,降低金融机构贷款对抵押物的依赖。
四是拓展跨境金融服务。推动本土支付机构和金融机构“走出去”,提供更加高效、便捷、安全的跨境结算服务,帮助企业提高资金周转效率,降低交易结算费用。
五是助力企业防范风险。对于汇率风险,引导新业态企业树立汇率风险中性理念,支持金融机构创新个性化汇率避险工具,用好跨境人民币便利化政策,有效降低企业的汇率风险敞口,减少因汇率波动造成的损失。
声明
一、本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二、标注《大视野新闻网》来源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并注明来源及作者。
三、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阅读
2024-03-06
2024-03-06
2024-03-06
2024-03-06
最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