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四方面入手 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发布时间:2024-03-06 08:24:00 来源: 编辑:佚名 浏览: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制定支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积极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必须发展数字经济。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保持快速发展。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首次突破50万亿元;预计2023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将达56.1万亿元,同比增长约11.75%。

  “快速增长只是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特点之一。”北京社科院副研究员王鹏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结构持续优化、全球化趋势明显以及技术与实体经济持续融合是数字经济的另外三大特点。随着数字经济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中国数字经济企业正积极参与全球布局与竞争,新业态和新模式不断涌现,为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贡献良多。

  数字产业化,是数字经济发展的根基和动力源泉。多年以来,我国聚焦数字产业化战略前沿,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培育壮大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新兴数字产业,提升通信设备、核心电子元器件、关键软件等产业水平,成效显著。

  产业数字化,是数字经济发展的主战场。我国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企业场景红利丰富。数字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渗透,不仅能推动传统产业加快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网络化联结,还能加快新质生产力的培育,推动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新型工业化的鲜明特征。在顶层设计的指引下,我国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加快,数字化绿色化转型成效明显,高技术制造业、高端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

  谈及今后发展重点,北京改革和发展研究会特约研究员田惠敏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可从四方面继续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一是要打造推动数字技术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的体制、政策环境,为企业提供强大前行动力;二是规范数字要素全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建立完备的数据要素资产化体系,强化数据人才队伍建设;三是更大力度鼓励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从而释放数据要素与资产价值,激活数据要素潜能,赋能实体企业;四是完善相关标准与规范,合理合规地促进一定条件下的数据开放共享。

声明

  一、本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二、标注《大视野新闻网》来源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并注明来源及作者。

  三、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阅读

  中国网财经3月5日讯 3月5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开幕会结束后),在人民大会堂北大厅举行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首场“部长通道”集中采访活动,邀请部分列席会议的国务院有关部委[详细]

2024-03-06

  中国网财经3月5日讯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5日举行吹风会,《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负责人、国务院研究室主任黄守宏解读《政府工作报告》(下简称《报告》),并答记者问。  以下为文字实录:《政[详细]

2024-03-06

  中国网财经3月5日讯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5日举行吹风会,《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负责人、国务院研究室主任黄守宏解读《政府工作报告》(下简称《报告》),并答记者问。  以下为文字实录:  [详细]

2024-03-06

  今天上午,李强总理在人民大会堂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首页右上角,有一枚二维码。里面有哪些内容,扫码看——2024一起期待 [详细]

2024-03-06

  中国网财经3月5日讯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5日举行吹风会,《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负责人、国务院研究室主任黄守宏解读《政府工作报告》(下简称《报告》),并答记者问。黄守宏表示,今年《政府工[详细]

2024-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