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让老百姓用得上、用得起的医疗设备,是我们科研的意义所在。”6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副所长杨建成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目前第二代医用重离子加速器示范项目已经开始建设。
杨建成和同事们研发出国际领先水平的医用重离子加速器。那是名副其实的大国重器。说它大,是因为设备本身足够大,其核心部件同步加速器周长约56米,占地面积达6亩多;说它重,重在科技含金量足——医用重离子加速器利用重离子的特性,可以实现对癌细胞的“定点精准爆破”,是国际上公认的先进治疗方法之一。目前,全球范围内只有日本和德国能够生产这种设备。
“我们的第一代装置已经在武威、杭州、武汉、南京、莆田等地推广应用。首台武威示范装置已经累计治疗了1100余名癌症患者。”杨建成说。
科研人员并没有止步于此。第一代产品解决了从无到有的问题,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第二代产品,科研人员将目光瞄准了降本增效。
杨建成透露,第二代医用重离子加速器通过创新动力学方案将同步加速器周长缩减至35米,同时实现了单束线单治疗室向单束线多治疗室的跨越。
声明
一、本站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二、标注《大视野新闻网》来源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并注明来源及作者。
三、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相关阅读
2024-03-07
2024-03-07
2024-03-07
2024-03-07
2024-03-07
最新阅读